[實用新型]汽車用雙導線安全碳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20998.2 | 申請日: | 2012-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60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沈菊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門市海菱碳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9/02 | 分類號: | H01R39/02;H01R39/26;H01R39/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15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導線 安全 碳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刷,尤其是一種用于汽車發電機的碳刷。
背景技術
碳刷是電動機或發電機或其他旋轉機械的固定部分和轉動部分之間傳遞能量或信號的裝置,電機轉動的時候,將電能通過換相器輸送給線圈。碳刷作為一種滑動接觸件,在許多電氣設備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的碳刷一般是純碳加凝固劑制成,外型一般是方塊,體積有大有小,頂上有導線引出,導線與接頭連接。一般一個碳刷上引出一根導線,而汽車發電機要求電流平穩,否則容易引起發電機的損傷,但使用時往往轉速較高,單位壓力較高,碳刷輸出不容易穩定;在工作過程中,碳刷的碳體會不斷的被磨損,當碳體磨損到一定程度時,里面埋的導線會裸露出來與電機直接接觸,導致電機燒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平穩輸出電流的汽車用碳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用雙導線安全碳刷,包括碳體、左連接導線、右連接導線和接片,碳體內設有自跳孔,左連接導線一端伸入自跳孔內,左連接導線端部與金屬片接觸,金屬片與自跳孔截面等大,金屬片下方有絕緣彈簧,絕緣彈簧一端與自跳孔底部接觸,另一端壓在金屬片上,金屬片上方的自跳孔被銅粉壓實,右連接導線的一端埋在碳體內,另一端被接片上的夾接頭與左連接導線的另一端夾在一起,接片上還設置有接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碳體為長方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碳體上設置有4個倒角,4個倒角分別設置在碳體的四條長邊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導線為銅編織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接片所用材料為黃銅。
本實用新型在碳體上設置兩根導線,可以讓電流平穩輸出,保證汽車發動機正常運轉;在連接導線下方設置有絕緣彈簧,當碳體磨損到彈簧邊緣位置時,彈簧即彈出,使碳刷與電機脫離,電機停轉,從而保護電機不被燒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汽車用雙導線安全碳刷,包括碳體1、左連接導線2、右連接導線3和接片5,碳體1內設有自跳孔9,左連接導線2一端伸入自跳孔9內,左連接導線2端部與金屬片8接觸,金屬片8與自跳孔9截面等大,金屬片8下方有絕緣彈簧7,絕緣彈簧7一端與自跳孔9底部接觸,另一端壓在金屬片8上,金屬片8上方的自跳孔9被銅粉壓實,右連接導線3的一端埋在碳體1內,另一端被接片5上的夾接頭4與左連接導線2的另一端夾在一起,接片5上還設置有接孔6,左右連接導線伸出長度均為25mm,埋線深度為4.5mm。?碳體上四個長邊分別設置有4個倒角,連接導線采用銅編織線,接片為黃銅制成。本汽車用雙導線安全碳刷在碳體上設置有兩根導線,可以讓電流平穩輸出,保證汽車發動機正常運轉;在連接導線下方設置有絕緣彈簧,當碳體磨損到彈簧邊緣位置時,彈簧即彈出,使碳刷與電機脫離,電機停轉,從而保護電機不被燒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門市海菱碳業有限公司,未經海門市海菱碳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209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用雙導線復合碳刷
- 下一篇:一種新型防過熱閘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