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延續性光發射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6923.7 | 申請日: | 2012-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69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姚放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通興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155 | 分類號: | H04B10/1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延續性 發射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纖傳輸系統的發射裝置領域,具體涉及光發射機,尤其涉及一種延續性光發射機。
背景技術
光發射機是光纖傳輸系統中的關鍵設備。隨著全球有線電視規模擴大,功能增強、業務增加的發展要求,在1550nm傳輸的網絡,用戶對延續性光發射機多路輸出選擇和對延續性光發射機遠距離傳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594826U,授權公告日是2010年9月29日,名稱為‘具有閾值電流溫度補償的光發射機’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光發射機,包括激光二極管、光電轉換二極管、方向耦合器、射頻信號檢測電路和溫度補償器。激光二極管用于發射信號光,光電轉換二極管用于將信號光轉換成電信號。方向耦合器,接收射頻信號輸入,并將所述射頻信號分成監測信號及傳送至光電單元的數據信號。射頻信號檢測電路是根據所監測到的信號來判斷是否有射頻信號輸入,以產生突發模式賦能信號。溫度補償器的一端與電阻耦合,另一端接地。不足之處是,高頻的電視射頻信號和本地廣播信號是經過直接調制后就發射出去,只有單路信號光輸出,信號光輸出功率也只在3dBm至10dBm之間,輸出的信號光功率不夠強大,傳輸距離短,不能滿足用戶對延續性光發射機的多路和遠距離傳輸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光發射機技術中,存在只能單路輸出的缺陷和存在輸出光功率低、傳輸距離短的這些不足,提供了一種延續性光發射機,其采用優質的光源,使高頻射頻信號經過前置端調制轉換后,變成多路信號光,多路信號光再進入到后置端進行信號光的光功率放大,最后變成具有多路信號可選、且傳輸功率強大的信號光輸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延續性光發射機,包括?:延續光發射單元、摻鉺光纖放大單元、控制單元、人機對話單元和電源單元。控制單元分別與延續光發射單元、摻鉺光纖放大單元和電源單元連接,延續光發射單元分別與摻鉺光纖放大單元和電源單元連接。
RF射頻輸入信號和信號從延續光發射單元的輸入端進入,經過延續光發射單元調制轉換后變成多路信號光輸出到摻鉺光纖放大單元的輸入端,再經摻鉺光纖放大單元對信號光進行光功率放大后,發射出所需的多路并可遠程傳輸的信號光輸出。電源單元為各單元提供穩定的電源,控制單元對電源單元、延續光發射單元和摻鉺光纖放大單元進行統一協調的管理和控制。設置人機對話單元,實現人工現場調制和遠端的網絡控制,使電源單元、延續光發射單元和摻鉺光纖放大單元執行人機對話單元發出的各項指令。
作為優選,所述的延續光發射單元包括:RF射頻輸入電路、?RF射頻前預放大電路、AG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RF射頻后預放大電路、預失真電路、DFB分布式反饋激光器、多路D/A轉換電路、放大檢波器、多路A/D轉換電路、APC自動相位控制電路和RF射頻激勵電平檢測電路。RF射頻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與RF射頻前預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連接,RF射頻前預放大電路的輸出端和AG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連接,AG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輸出端與RF射頻后預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連接,RF后預放大電路的輸出端與預失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預失真電路的輸出端與DFB分布式反饋激光器的輸入端連接,AG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多路數模轉換接口與多路D/A轉換電路的輸出接口連接,RF后預放大電路輸的射頻檢測接口與RF射頻激勵電平檢測電路連接,RF后預放大電路的放大檢波接口與放大檢波器的輸出接口連接,放大檢波器的輸入接口與多路A/D轉換電路的輸出接口連接,DFB分布式反饋激光器的相位控制接口與APC自動相位控制電路的輸出接口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通興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通興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69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波浪能電力發電
- 下一篇:防追尾主動避讓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