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流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5844.4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73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莊侑哲;黃裕培;戴聿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莊侑哲 |
| 主分類號: | G01P5/08 | 分類號: | G01P5/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張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南市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流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流監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以監測空氣流量與體積并輸出監測信息以利于用戶實時進行調校的氣流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空氣中懸浮有種類繁多的生物微粒,包括有病毒、細菌、放射菌、真菌、苔及蕨的孢子、昆蟲及其碎片與排泄物等等,這些微粒與空氣混合形成生物氣膠,即容易成為污染環境或威脅人體健康的要因。?
而一般針對生物氣膠微粒的采樣分析,是透過采樣泵(sampling?pump)捕集空氣中微生物與其副產物,采樣泵流量率的精準度,會直接的影響采樣空氣流量及體積,進而影響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因此,市面上已有業者開發出內置有風扇葉片的氣流檢測器,其可連接采樣泵,用于監測采樣時空氣流量率是否準確,以維持采樣精準度;然而,當空氣流率微弱時,其可能不足以驅動氣流檢測器的葉片,讓使用者不能有效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采樣泵的流量校正,而且此類型的氣流檢測器無法依環境條件改變或依實驗需求發送監測信息以利自行調校,實為急待改善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前述氣流檢測器的缺點,提供一種氣流監測裝置,其構件簡單且攜帶方便,兼具高靈敏度與實時校正的實用功效。?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流監測裝置,包括一流量傳感器、一監控單元及一供電單元,所述流量傳感器具有一供氣體流通的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的管壁設有一可將氣流變化轉換為電訊號的感測薄膜,所述感測薄膜是與一訊號處理電路電性連接,其接收電訊號進行放大、去除噪聲與濾波處理轉換為數字訊號;所述監控單元包括一微處理器、一記憶單元及一USB端口,所述監控單元與所述流量傳感器連接,用以接收數字訊號并通過微處理器進行運算處理后產生監測信息,所述監測信息儲存在所述記憶單元中,還可以由USB端口輸出至顯示屏上或計算機裝置內,所述供電單元與所述監控單元?連接。?
由上述說明可知,相較于習知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構件精簡且攜帶方便,通過設置于流量傳感器內的感測薄膜,使其在進行空氣流量與體積采樣時,具有高量測靈敏度與精確度,并可通過監控單元的USB端口將監測信息直接輸出于如液晶屏幕的顯示接口或計算機內,方便用戶實時監控,進行空氣流量的調整校正,具有極佳的產業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附的附圖詳加說明,可以更容易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氣流監測裝置1,包括一流量傳感器2、一監控單元3及一供電單元4,所述流量傳感器2具有一供氣體流通的中空管道21,所述中空管道21的管壁設有一感測薄膜22,其可將氣流變化轉換為電訊號,所述感測薄膜22與一訊號處理電路23形成電性連接,所述訊號處理電路23接收電訊號并進行放大、去除噪聲與濾波處理轉換為數字訊號;所述監控單元3包括一微處理器31、一記憶單元32及一USB端口33,所述監控單元3與所述流量傳感器2的訊號處理電路23連接,用以接收數字訊號并通過微處理器31進行運算處理后產生監測信息,所述監測信息儲存在所述記憶單元32中,其可為內存或硬盤等儲存媒介,所述監測信息亦可藉由所述USB端口33輸出至顯示屏上或計算機裝置內,讓用戶可依照監測信息進行比較,實時進行校正,以維持良好的采樣效率,所述供電單元4為蓄電池或行動電源,其與所述監控單元3形成電性連接,所述供電單元4可通過USB端口33連接計算機充電或通過變壓器(圖中未示出)連接市電充電,藉此提供一穩定的電力來源。?
所述監測信息至少包含可供判讀的流量波形訊號,還可以包括流量異常警示訊號,其可設定流量變動容許值,當氣體流量異常時會發出警示訊號提醒用戶進行校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能有效解決傳統裝置的弊端,并達到預期的目的與功效。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據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上述內容作出的各種變化、修飾與應用,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莊侑哲,未經莊侑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58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