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致冷光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2846.8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5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華;戴向榮;呂希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密市共創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38 | 分類號: | H01L33/38;H01L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839001 新疆維吾爾自治***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致冷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電致冷光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各種電子設備的高性能化和多樣化的發展中,許多場合的照明多使用平板式的場致發光元件。隨著絲印技術的加入,降低了制作設備及技術的門檻,目前市場上出現許多從事此產品生產的廠家,產品形式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
例如,在圖1和圖2中,電致冷光片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背電極導電層5、電介質層4、無機電致發光體層3、ITO膜2與透明絕緣體1,在TIO膜2上設有用作公共電極的條狀匯流條61。
但是,上述電致冷光片,普遍存在以下缺點:
⑴產品品質沒法長時間維持一致,半衰期內(有些甚至很短的時間內)會出現局部擊穿、產生黑點、暗斑等缺陷,發光品質下降嚴重;
⑵介質層絕大多數采用鈦酸鋇等為基料提高介電常數,但反光能力不足,背部甚至有漏光現象,光電效率轉換不高從而影響正面的發光亮度;
⑶納米銦錫金屬氧化物(Indium?Tin?Oxides,簡稱ITO,是一種N型氧化物半導體-氧化銦錫,ITO薄膜即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通常有兩個性能指標:電阻率和透光率)膜上的公共電極(匯流條)不僅用料多,還會造成局部發熱,ITO膜面上電場分布不均。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易出現暗點與擊穿點、發光亮度差、以及光電性能差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電致冷光組件,以實現不易出現暗點與擊穿點、發光亮度好、以及光電性能好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致冷光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致冷光組件,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背電極導電層、電介質層、折射層、無機電致發光體層、透明絕緣層、ITO膜與透明絕緣體,在所述ITO膜上設有用作公共電極的網狀匯流條。
進一步地,所述折射層包括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質微珠反光層。
同時,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根據以上所述的電致冷光組件的生產方法,包括:
a、根據至少包含電致冷光組件的尺寸與閃動方式的應用需求,制備具有分層電路的菲林片;
在尼龍網版上印刷感光膠在尼龍網版上涂布感光膠,待所述感光膠干燥后,將所述菲林片附著在感光膠上,在紫外燈光下充分曝光直至圖層顯影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并烘干,即得各層的絲網印刷網版;
b、在預處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板的導電面上,制備具有依次疊置的透明絕緣層、無機電致發光體層、折射層與電介質層的ITO導電基板;
在步驟b中,含有ITO膜的基板為經預處理后的ITO基材;因為,每道工序都需在120°C條件下烘干,為使ITO基材在之后烘干過程中不發生形變,在印制前通常需把按需要尺寸裁好的ITO基材預先在130°C條件下,預先進行熱收縮處理(即預處理);
c、將絲印用導電銀漿或碳漿,用提前制好的網版目數為200-350目(優選為300目)匯料條匯流條網版印刷在ITO導電基板上;
d、將至少包含有機透明板、玻璃板、以及PET等硬質或柔性板中任意一種的透明絕緣體,印制有網狀匯流條的ITO導電基板,以及背電極導電層依次疊置;并采用至少包含亞克力、玻璃與樹脂中任意一種材料進行過塑或封裝,即得所需電致冷光組件。
進一步地,步驟b具體包括:
b1、在常溫條件下,用丙酮將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調至適合絲印的稠度后,預留匯流條區域后,用網版目數為200-350目(優選為300目)的絲網印刷工藝印刷在ITO膜的導電面上并烘干,即得透明絕緣層(不能全部覆蓋ITO層,要將匯流條區域留出來);
b2、將重量份數為57%的發光粉與重量份數為43%的絕緣膠攪拌均勻,用丙酮稀釋調配至適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網版目數為200目的絲印工藝印刷在上述透明絕緣層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無機電致發光體層;
在步驟b1中,由于發光粉有一定粒度,采用200目絲網可確保印刷時物料的通過性;
b3、將重量份數為60%、400目細度與折射率達95%以上的的玻璃微珠,以及重量份數為40%的透明絕緣膠攪拌均勻;該步驟是制得濃度合適的反光層基料,確保印刷時能得到良好反光效果和合適厚度的發光層;
用丙酮稀釋調配至適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網版目數為250目的絲印工藝印刷在上述無機電致發光體層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折射層;這里,采用250目絲網印刷可確保印刷時物料的通過性及該層的致密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密市共創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密市共創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28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器封裝體和發光器件顯示器
- 下一篇:雙溝型GPP鈍化保護二極管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