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多電力智能調配器的新能源發電供電系統及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1950.5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1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錫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錫衛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力 智能 調配 新能源 發電 供電系統 構造 | ||
1.一種基于多電力智能調配器的新能源發電供電系統及構造,其系統由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光伏組件陣列(10)、可控直流電源端(11)、多組蓄電池組(12)、交流電源端(13)、發電機(14)、電網(15)、交流負載端(16)以及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組成,其系統特征是:
光伏組件陣列(10)直接連接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的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多組蓄電池組(12)按組分別按組接入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的可控直流電源端(11);發電機(14)及電網(15)連接在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的交流電源端(13);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的交流負載端(16)連接用戶負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多電力智能調配器的新能源發電供電系統及構造,其多電力智能調配器(1)的特征是由直流調配模塊(101)、充放電控制模塊(102)、DC/AC模塊(103)、AC/DC模塊(104)、孤島檢測模塊(105)、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內置直流母線(107)及內置交流母線(108)組成;并且,直流調配模塊(101)分別與充放電控制模塊(102)、AC/DC模塊(104)、以及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和可控直流電源端(11)通過直流調配模塊(101)連接內置直流母線(107);內置直流母線(107)與DC/AC模塊(103)相連;DC/AC模塊(103)、內置交流母線(108)及孤島檢測模塊(105)與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相連;內置交流母線(108)和孤島檢測模塊(105)與交流電源端(13)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多電力智能調配器的新能源發電供電系統及構造,其系統構造特征是構成多路電力路徑,包括:由光伏組件陣列(10)、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直流調配模塊(101)、內置直流母線(107)、DC/AC模塊(103)、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及交流負載端(16)構成光伏發電直供負載的供電電力路徑;由多組蓄電池組(12)、可控直流電源端(11)、充放電控制模塊(102)、直流調配模塊(101)、內置直流母線(107)、DC/AC模塊(103)、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及交流負載端(16)構成補電供電電力路徑;由光伏組件陣列(10)、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直流調配模塊(101)、內置直流母線(107)、充放電控制模塊(102)、可控直流電源端(11)及多組蓄電池組(12)構成光伏電力充電蓄電電力路徑;由發電機(14)及電網(15)經交流電源端(13)、內置交流母線(108)、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和AC/DC模塊(104)、直流調配模塊(101)、內置直流母線(107)、充放電控制模塊(102)、可控直流電源端(11)及多組蓄電池組(12)構成調峰蓄電及后備補電電力路徑;由發電機(14)及電網(15)經交流電源端(13)、內置交流母線(108)、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及交流負載端(16)構成調峰及后備交流供電電力路徑;由光伏組件陣列(10)、不可控直流電源端(9)、直流調配模塊(101)、內置直流母線(107)、DC/AC模塊(103)、交流功率調控模塊(106)、孤島檢測模塊(105)、交流電源端(13)及電網(15)構成光伏余電向電網饋電的電力路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錫衛,未經周錫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195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