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起錨機制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1887.5 | 申請日: | 2012-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85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侯恒;化世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通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5/10 | 分類號: | B66D5/10;B66D5/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起錨機 制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動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以降低船舶起錨機載荷,延長其使用壽命的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起錨機是船舶上的一種大型甲板機械,通過錨鏈輪對錨鏈的卷繞起到收放船錨的作用,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船舶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船務工作者對起錨機使用壽命和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如圖1、圖2所示的常規設計結構中,起錨機的制動裝置提供的制動力豎直向下,錨鏈輪軸承受的力F′為錨鏈拉力F1′與制動力F2′之和,為了保證起錨機的正常工作,需要比較大規格的錨鏈輪軸、輪瓦,但是錨鏈輪軸、軸瓦直徑愈大,則相對運動的線速度愈高,故大規格起錨機在自由拋錨時因錨鏈輪高速飛轉出現軸瓦拉傷的概率也高,造成起錨機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現有起錨機制動裝置所存在的上述由于增加了錨鏈輪載荷使其直徑規格設計過大導致起錨機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提供一種可減少錨鏈軸負載并減低其直徑設計要求的起錨機制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起錨機制動裝置,包括支架、制動帶、制動輪、制動拉板和制動控制裝置,所述制動帶可卷繞在起錨機的制動輪上,其一端與制動拉板連接,另一端與制動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制動控制裝置可控制制動帶箍緊或放松,所述制動帶與制動拉板連接端的指向與其作用的起錨機上錨鏈對錨鏈輪拉力方向相背,且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β度數為0°~90°。根據CCS《鋼質海船入級規范》規定:1、起錨機在額定工況工作時,主要構件承受的應力不應超過材料的屈服強度45%;2、起錨機在制動時承受支持負載的極限情況下,主要構件承受的應力不應超過材料屈服強度的95%。
對每種規格的起錨機而言是確定值,支持負載約為工作載荷的7倍左右,制動裝置的緊邊張力約等于支持負載的2/3;制動機構的松邊張力約為緊邊張力的1/10,影響不大,此處不予考慮。常規設計結構如圖1、圖2中所示,制動裝置提供的制動力垂直向下,錨鏈對錨鏈輪的拉力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α約為20°,錨鏈輪軸承受的徑向合力F′≈1.378×F1′≈1.378×7×工作載荷。滿足上述條件設計的軸徑在正常起錨時錨鏈輪軸所承受的應力為:95%σs/(1.378×7)=?9.85%σs,遠小于45%σs,對正常工作而言材料極度浪費。而且錨鏈輪軸、軸瓦直徑越大,則相對運動的線速度愈高,故大規格起錨機在自由拋錨時因錨鏈輪高速飛轉出現軸瓦拉傷的現象也高,為了減少這種故障,本實用新型的緊邊制動力F2在和水平面成夾角0°≦β≦90°范圍內的方向上與錨鏈對錨鏈輪的拉力F1相背作用,本實用新型緊邊制動力起到徑向載荷減載的作用,此時,錨鏈輪受到的徑向合力F變小,錨鏈輪軸、軸瓦的設計要求變小,其相對運動的線速度降低,出現軸瓦拉傷的現象也大大降低。
作為優選,所述制動帶與制動拉板連接端的指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β為20°。此時,施加在錨鏈輪軸上的徑向合力F≈1/3×F1=7/3×工作載荷。按此合力滿足“起錨機在制動時承受支持負載的極限情況下,主要構件承受的應力不應超過材料屈服強度的95%”條件設計的軸徑在正常起錨時錨鏈輪軸所承受的應力為:95%σs/(7/3)=?40.7%σs,略小于45%σs,既達到標準,又節省了材料。
當構件的許用應力為一確定值,則載荷與它所需的抗彎截面模量成正比。而軸的抗彎截面模量又與其直徑D的3次方正相關。所以,本實用新型與常規設計的軸徑比為:
D′/D=???????????????????????????????????????????????=1.6
也就是說,本專利可比常規設計方案的錨鏈輪軸直徑減小37.5%,自由拋錨時相同轉速條件下軸瓦的相對速度也下降37.5%,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
作為優選,所述制動控制裝置設置于支架的中上部。制動控制裝置設置在支架的中上部,向對于常規設計可使制動帶的松邊端部指向向上,從而得到方向向上的松邊制動力,提高本實用新型減載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制動控制裝置包括制動曲臂和控制螺桿,所述制動曲臂一端與制動帶連接,另一端與控制螺桿一端連接,所述控制螺桿另一端水平伸出支架并設置有手輪。在船務人員使用本實用新型制動時,安裝在水平控制螺桿上的手輪正對操作人員,位置大概在人體的胸部位置,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操作難度和費力程度,結構科學合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萬通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18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