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保暖披肩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11255.9 | 申請日: | 201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8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杰 |
| 主分類號: | A41D3/08 | 分類號: | A41D3/0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暖 披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披肩,尤其涉及一種可以進行電加熱的保暖披肩。
背景技術
以前夏天天氣熱,人們基本主要采用電風扇來進行降溫解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辦公場所都提供的空調,通過空調制冷來進行降溫,而且一般空調的溫度會控制在低于體溫以下,如20度左右;同時空調制冷時,使得靠近空調出風口的地方溫度較低,位于空調較近的人會感覺有點冷,且經常受到空調冷風的吹拂,時間長了會引發背部疼痛以及關節炎等癥狀。
為了讓人們在冷空氣下保持一定體溫,很多期刊文獻上公開了不少電熱衣服,如申請號為201120149151.5的實用新型專利,名稱為一種與電熱服配套的服裝,該服裝在上衣、褲子上均設置了由柔性導線和電熱片組成的電加熱網絡,并且在靠近關節、內臟部位設置了快速接頭,可使得電熱片就近取電,使用方便,保持體溫。該服裝可以為輔助人體獲得很多熱量,但不利于夏天使用,因為使用后,會使得使用者感動燥熱,從而影響到空調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保暖披肩,該保暖披肩可維持使用者背部體溫,有利于身體健康;同時能夠使得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空調制造的冷溫環境。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提供一種保暖披肩,包括披肩本體,披肩本體的中部設有電發熱層,電發熱層布設有發熱元件,所述電加熱層的對應人體的肩部以及背部的位置設置有密集區域,所述電加熱層的密集區域的發熱元件的分布密度高于所述電加熱層的其它區域的發熱元件的分布密度,所述披肩本體和電發熱層之間還設置有電源裝置,所述發熱元件和所述電源裝置電連接。
其中,所述披肩本體的內側面設置有太赫茲片,太赫茲片正對所述密集區域。
其中,所述電發熱層與披肩本體之間設有防輻射層,所述電加熱層和所述電源裝置均設置于所述防輻射層內側。
其中,所述發熱元件為柔性發熱片或柔性發熱絲或柔性發熱膜。
其中,所述電源裝置包括用于安裝電池的電池座和開關控制裝置,開關控制裝置的一端與電池座連接,開關控制裝置的另一端與發熱元件連接。
其中,所述開關控制裝置包括溫度調節裝置。
其中,所述電發熱層設有無縫壓膜口袋。
其中,所述電發熱層的外側設置有保溫材料層。
其中,披肩本體的兩側分別設有按扣的母扣和子扣。
其中,披肩本體的左右兩端分別延設有定位帶。
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為:一種保暖披肩,包括披肩本體,披肩本體的中部設有電發熱層,電發熱層布設有發熱元件,所述電加熱層的對應人體的肩部以及背部的位置設置有密集區域,所述電加熱層的密集區域的發熱元件的分布密度高于所述電加熱層的其它區域的發熱元件的分布密度,所述披肩本體和電發熱層之間還設置有電源裝置,所述發熱元件和所述電源裝置電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電發熱層、發熱元件以及電源裝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以保持一定體溫,使用方便且有利于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電源裝置???????????????????????????2——無縫壓膜口袋
3——發熱元件???????????????????????????4——電發熱層
5——太赫茲片???????????????????????????6——披肩本體
7——母扣??????????????????????????????????8——子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書。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保暖披肩,包括披肩本體6,披肩本體6的中部設有電發熱層4,電發熱層4布設有發熱元件3,所述電加熱層4的對應人體的肩部以及背部的位置設置有密集區域,所述電加熱層4的密集區域的發熱元件3的分布密度高于所述電加熱層4的其它區域的發熱元件3的分布密度,所述披肩本體6和電發熱層4之間還設置有電源裝置1,所述發熱元件3和所述電源裝置1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杰,未經張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1125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