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燒杯轉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9116.2 | 申請日: | 201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6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立欣;宋志偉;戰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L9/00 | 分類號: | B01L9/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慶國 |
| 地址: | 150027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燒杯 轉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實驗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燒杯轉移裝置,主要適合在使用六聯攪拌器時燒杯的轉移。
背景技術
在廢水處理過程中,通過混凝處理可去除水中小顆粒懸浮物、膠體物質、部分有機物等。因此,無論是在工業水處理中還是廢水處理中,?混凝技術始終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水處理技術,其處理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續流程的運行工況、出水水質及運行費用。因此,認識、研究、掌握混凝理論及其應用技術,并跟蹤其技術發展,對提高水處理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混凝技術在污水及給水上的應用首先要在實驗室進行燒杯實驗,進行前期實驗的摸索以及優化等,在實驗過程中會涉及裝滿水樣的燒杯轉移的過程。
目前在實驗過程中燒杯轉移時往往會用托盤或者直接用手去拿,由于托盤較淺,燒杯容易直接掉落,而且一次轉移燒杯數量在4個以下;而用手直接拿燒杯,比較費力,如果拿的方式不對易造成燒杯損壞,同時每次轉移最多2個。因此,對多樣品混凝實驗來說,燒杯轉移就是一項很消耗時間和體力的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燒杯轉移裝置,用以解決水源水混凝實驗中,使用六聯攪拌器時,需要同時轉移多個燒杯,受距離的限制,轉移相對麻煩的問題,從而實驗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混凝實驗過程中使用的燒杯轉移裝置,包括有作為本體的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籃筐被分成六個用于容納燒杯的孔格,且在籃筐上安裝有提手。
上述的籃筐是用鐵絲制成的。
上述的孔格,其長×寬×高為14cm×14cm×15cm。
上述的孔格,是用隔板分隔形成的。
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燒杯轉移裝置結構簡單,方便拿取,能夠快速方便的將六個燒杯同時轉移至六聯攪拌器處,解決了實驗過程中,燒杯同攪拌器之間距離遠,來回拿取費時費力的問題。能夠提高實驗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籃筐?2、孔格?3、提手?4、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是將隔板4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籃筐1上形成的,籃筐1的尺寸以能容納6個標準燒杯為宜。這樣隔板4就可以在籃筐1內部形成6個孔格2,孔格2的尺寸,其長×寬×高為14cm×14cm×15cm,即一個標準燒杯的大小。同時,為了方便的進行提取,在籃筐1的上部安裝有提手3。如果安裝兩個提手,則兩個提手3應將籃筐1均分為三塊。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將試驗用的燒杯放入孔格2中就可以方便的進行轉移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科技學院,未經黑龍江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91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調節壓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菱鎂膠凝材料緩凝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