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震鞋底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5143.2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62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永建 |
| 主分類號: | A43B13/20 | 分類號: | A43B1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鞋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減震技術,特別涉及的是一種減緩腳部疲勞的減震鞋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所穿著的鞋類要求也日益提高,不僅要求其款式新穎,外觀時尚,而且對于其舒適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所周知,在人們行走時,一般是鞋底的后跟平的,所以走路時后跟落地后接著前腳掌直接落地,即通過“后跟”到前腳掌兩個順序腳可以完全著地,而這兩個動作因足弓和腳外側沒有機會受力而不能讓全部腳掌自然連貫地完成行走過程,腳著地后著力點也是腳后跟和前腳掌包括腳趾,因足弓無法著地,不能讓全部腳掌均勻受力,所以長時間行走或者站立后,腳后跟部位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和震動,從而引起腳部疲勞和疼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鞋底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減緩腳部疲勞、能吸收對于腳后跟的沖擊和震動的減震鞋底。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減震鞋底,包括上底和下底,所述上底和下底之間還固定有中底,所述中底的腳后跟部位設有至少一個凸出的減震裝置,該減震裝置放置于下底的凹槽內,所述下底的前腳掌和腳后跟薄且向上彎起,中間弓足部位厚且向下弓起。
所述下底的腳后跟底面與中間弓足部位的平面夾角為30度。
所述中底由氣墊材料制成并分別與上底的底面和下底的頂面吻合接觸。
所述下底采用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制成。
所述下底的底面上還具有若干個凸塊。
所述減震裝置由硅膠制成。
所述減震裝置為圓柱體結構。
所述減震裝置為實心結構或者部分為中空的結構。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增設了中底及其腳后跟部位的減震裝置,且下底的前腳掌和腳后跟薄且向上彎起,中間弓足部位厚且向下弓起,減震周期長,抗變形能力強,使得受力較大的腳后跟部位及前腳掌部位均得到最大的減震,可以把下壓的體重均勻分散整個腳掌,從而達到整體防震的效果,減緩腳部疲勞,在對保護腳部提供額外的保護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加了穿著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考圖1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減震鞋底,包括上底1和下底2,所述上底1和下底2之間還固定有中底3,所述中底3的腳后跟部位設有至少一個凸出的減震裝置31,該減震裝置31放置于下底2的凹槽21內,所述減震裝置31為實心結構且為圓柱體結構,以均勻而規則地吸收震動,減震裝置31由硅膠制成,硅膠在受到外界的沖擊和震動時,能夠很好地吸收沖擊和震動,具有很好的減震效果,并且,當沖擊和震動消失后,該材料能夠容易地恢復原形,這樣就不間斷地對后腳跟部位提供保護。
所述下底2的前腳掌和腳后跟薄且向上彎起,中間弓足部位厚且向下弓起,使前腳掌部位自然均勻的參與行走和受力,避免對膝蓋合腰部產生沖擊,而且站立時也因足弓部能夠直接受力,可以把下壓的體重均勻的分散整個腳掌,減緩腳部疲勞,下底2的腳后跟底面與中間弓足部位的平面夾角為30度時效果明顯,而不影響穩定性,容易掌握平衡。
所述中底3由氣墊材料制成并分別與上底1的底面和下底2的頂面吻合接觸,下底2采用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制成,該材料是以熱塑性丁苯橡膠和熱塑性三元乙丙橡膠為基材的健康環保材料,可回收進行二次加工,以該材料制成的下底2與地面直接接觸,還具有防滑、彈性優良等特點。所述下底2的底面上還具有若干個凸塊22,從而增加與地面的摩擦,防止打滑。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實用實施的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裝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永建,未經林永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51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防輻射鐘表用皮革表帶
- 下一篇:一種磁療緩沖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