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溫室自動化移動苗床潮汐式灌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4856.7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7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郎咸白;滕永安;李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恒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26 | 分類號: | A01G9/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室 自動化 移動 苗床 潮汐 灌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溉裝置,主要是一種用于灌溉溫室里植物的溫室自動化移動苗床潮汐式灌溉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農業的發展與溫室的科技發展息息相關。溫室的科技發展,在國外因為人工費用的高昂和溫室工人對溫室工作環境的高度要求,早已朝著自動化溫室的方向有了長足的進步。溫室的自動化有許許多多的方面。其中,因為溫室生長室的密閉性,溫度,濕度的高度要求,導致溫室的環境非常不適合溫室工人在其內長時間工作。而國外的溫室,除了溫室的生長室提供植物在其內生長外,都有了配套的適合溫室工人工作的生產車間。而溫室內的固定苗床也已換成了移動式苗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應用在移動式苗床上的溫室自動化移動苗床潮汐式灌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包括移動苗床、營養液槽,所述的移動苗床位于滾輪支架上,移動苗床上設有一個潮汐式的內膽,植物和它的生長盆放置在內膽上;所述的營養液槽內連有一根供液管,在該供液管上連有電磁閥,在電磁閥與營養液槽間連有水泵,該水泵與供液管相連,電磁閥和水泵與外界的控制電腦相連;所述的供液管與電磁閥位于移動苗床停放位置的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內膽的一邊設有一個口徑大的溢流口和口徑小的泄流口,該溢流口為可調整高度的溢流口,泄流口位于內膽的最低處。
作為優選,所述的溢流口和泄流口的下方處設有回流管,該回流管連于營養液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溫室自動化移動苗床潮汐式灌溉裝置能滿足移動苗床在整個系統中仍能被移動,且設有的潮汐式的內膽、及內膽上的溢流口和泄流口能使營養液循環使用,具有節能、環保、種出的植物無污染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內膽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A處的溢流口與泄流口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移動苗床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移動苗床;2、營養液槽;3、內膽;4、供液管;5、電磁閥;6、水泵;7、回流管;8、滾輪支架;31、溢流口;32、泄流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1、2、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移動苗床1、營養液槽2,所述的移動苗床1位于滾輪支架8上,移動苗床1上設有一個潮汐式的內膽3,植物和它的生長盆放置在內膽3上;所述的營養液槽2內連有一根供液管4,在該供液管4上連有電磁閥5,在電磁閥5與營養液槽2間連有水泵6,該水泵6與供液管4相連,電磁閥5和水泵6與外界的控制電腦相連;所述的供液管4與電磁閥5位于移動苗床1停放位置的上方。因為移動苗床1會被移動,所以供液管4不能與移動苗床1有硬式的連接。
如附圖3、4所示,所述的內膽3的一邊設有一個口徑大的溢流口31和口徑小的泄流口32,該溢流口31為可調整高度的溢流口,泄流口32位于內膽3的最低處。
如附圖1所示,所述的溢流口31和泄流口32的下方處設有回流管7,該回流管7連于營養液槽2內。不論從溢流口31流出的營養液,或是從泄流口32流出的營養液,都會流入回流管7中,最后流回營養液槽2中。如此流回到營養液槽2的營養液能被循環使用。
溫室種植植物的工作原理為:除了溫室的生長室提供植物在其內生長外,都有了配套的適合溫室工人工作的生產車間。溫室工人在生產車間內將移動苗床的植物處理完后,將等待生長的移動苗床挪動到溫室的生長室內去生長。等生長期完成后,再將移動苗床挪動到溫室生產間內處理植物的收成工作。等收成完后,將新一批等待生長的植物處理并放置到騰出來的移動苗床上,再重復移動苗床搬動到溫室生長室的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恒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恒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48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