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3216.4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22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順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順華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100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眼球 調節 演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儀器,特別是一種眼球調節演示儀。
背景技術
眼球的調節機構復雜,特別是眼球內睫狀體、懸韌帶、晶狀體之間的調節關系,學生更是難以理解,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傳統的眼球演示儀是一個靜態模型,只能演示眼球的結構,而無法動態演示睫狀體、懸韌帶、晶狀體之間的調節關系,因此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傳統眼球演示儀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動態演示眼球內睫狀體、懸韌帶、晶狀體之間調節關系的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
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包括底座、支架和眼球模型,眼球模型的主體為一個空心的橢球形殼體,殼體的前后徑大于上下徑,殼體的前部設有一個圓形窗口,窗口上鑲嵌角膜模型,角膜模型為一塊透明橡膠膜,殼體分為對稱的左右兩半部分,兩部分活動連接在一起,殼體內設有虹膜模型、睫狀體模型、懸韌帶模型、晶狀體模型、玻璃體模型、視神經模型和一個與殼體上下軸平行的“C”型固定架,固定架的缺口正對眼球模型的圓形窗口,固定架的缺口處設有虹膜模型,固定架的兩個游離端分別與殼體固定在一起,睫狀體模型串接在“C”型固定架缺口的上下兩端,睫狀體模型為一根外表面套有橡膠膜的彈簧,懸韌帶模型為一根絲線,其一端連結在睫狀體模型的兩端,另一端與晶狀體模型連接,晶狀體模型為一個位于虹膜模型正后方的充氣氣球,玻璃體模型位于晶狀體模型的正后方,在兩個睫狀體模型后方的固定架上各串接一根調節彈簧,調節彈簧的前端頂在睫狀體模型的后端,調節彈簧的后端固定在“C”型固定架的后端,每根調節彈簧的前端系有一根演示繩,演示繩經調節彈簧內從殼體后端的視神經模型處匯合并穿出,視神經模型為一束從殼體后下端穿出的線束。
所述殼體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為透明殼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睫狀體內設有彈簧,通過彈簧的伸縮可以演示睫狀體的收縮和舒張,晶狀體模型為一個充氣氣球,因此通過懸韌帶模型即絲線的牽拉可以演示晶狀體凸度的變化,并且本演示儀設有兩根調節彈簧和兩根演示繩,通過演示繩的牽拉可以動態演示睫狀體、懸韌帶和晶狀體三者之間的調節關系,演示過程操作簡便,演示效果形象直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1為本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一個實施例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包括底座1、支架2和眼球模型3,眼球模型3的主體為一個空心的橢球形殼體31,殼體31的前后徑大于上下徑,殼體31的前部設有一個圓形窗口,窗口上鑲嵌角膜模型32,角膜模型32為一塊透明橡膠膜,殼體31分為對稱的左右兩半部分,其中一半部分殼體31為透明殼體,兩部分活動連接在一起,殼體31內設有虹膜模型33、睫狀體模型34、懸韌帶模型35、晶狀體模型36、玻璃體模型37、視神經模型39和一個與殼體31上下軸平行的“C”型固定架38,固定架38的缺口正對眼球模型3的圓形窗口,固定架38的缺口處設有虹膜模型33,固定架38的兩個游離端分別與殼體31固定在一起,睫狀體模型34串接在“C”型固定架38缺口的上下兩端,睫狀體模型34為一根外表面套有橡膠膜的彈簧,懸韌帶模型35為一根絲線,其一端連結在睫狀體模型34的兩端,另一端與晶狀體模型36連接,晶狀體模型36為一個位于虹膜模型33正后方的充氣氣球,玻璃體模型37位于晶狀體模型36的正后方,在兩個睫狀體模型34后方的固定架38上各串接一根調節彈簧4,調節彈簧4的前端頂在睫狀體模型34的后端,調節彈簧4的后端固定在“C”型固定架38的后端,調節彈簧4的前端系有一根演示繩5,演示繩5經調節彈簧內從殼體31后端的視神經模型39處匯合并穿出,視神經模型39為一束從殼體后下端穿出的線束。
在使用本新型眼球調節演示儀的過程中,可以取下其中一側的殼體31或者通過透明殼體來靜態演示眼球的各部分結構,又可以動態演示睫狀體、懸韌帶和晶狀體三者之間的調節關系,當需要動態演示時,用手向后拉動演示繩5,調節彈簧4沿著“C”型固定架38向后下方移動,調節彈簧4對睫狀體模型34的作用力就會減弱或消失,睫狀體模型34在其內部彈簧的作用下就會舒張,從而拉緊懸韌帶模型35,代表懸韌帶收縮,懸韌帶模型35又會拉動晶狀體模型36,氣球的凸度就會變小,代表晶狀體舒張,這個演示過程代表眼球觀看遠處時睫狀體、懸韌帶和晶狀體三者之間的調節關系;而松開演示繩5,調節彈簧4在彈力作用下沿著“C”型固定架38向前上方移動,并且擠壓睫狀體模型34使其變粗變短,代表睫狀體收縮,同時懸韌帶模型35就會松弛,代表懸韌帶舒張,從而晶狀體模型36的凸度就會變大,代表晶狀體收縮,這個過程則演示了眼球觀看近處時睫狀體、懸韌帶和晶狀體三者之間的調節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順華,未經李順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32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