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簧機的彈簧排放和整理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2210.5 | 申請日: | 201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53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鏘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源田床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48 | 分類號: | 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國杰 |
| 地址: | 528244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簧機 彈簧 排放 整理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墊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可整理彈簧結按照一定的朝向將彈簧排放在排簧機上的機構。
背景技術
彈簧墊是將排列的彈簧串結成墊網,串結時,是用鋼線將相鄰的兩排彈簧的底圈串結在一起。這樣,彈簧結是不能擺放在串結的一側,防止彈簧結阻礙鋼線串結,而需把每個彈簧的彈簧結擺放在沿著同一排彈簧排布的方向。傳統的由卷簧機生產出來的彈簧,在放置到排簧機時,彈簧結是朝上的,彈簧結正好是位于成排彈簧的側面,這樣當成排的彈簧成排的機械手送至串網機工位時,就會阻礙鋼線的串結。因此傳統的排簧機需要人工將彈簧按照彈簧結規定的朝向,排放到排簧機上。因此,迫切需要研發一種機構,該機構可將彈簧按照規定的朝向排放到排簧機上,以提高彈簧墊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解放勞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將彈簧按照規定的朝向排放到排簧機上的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排簧機的彈簧排放和整理機構,所述排簧機包括兩組帶面相對的、相互平行的、以夾持彈簧的兩端輸送彈簧的同步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組輸送帶的上側機架上固定有與輸送方向平行的直線導軌副,直線導軌副的滑座上固定安裝有橫向懸伸在兩組輸送帶之間的移動架,該滑座還和一可驅動其往復滑動的氣缸的活塞桿鉸接,該氣缸的缸體鉸接在上側機架上,所述移動架分別靠近兩組輸送帶的位置分別固定安裝有一鉤刀,鉤刀的刀嘴向下且鉤向輸送方向,所述輸送帶的上側機架上固定有貼近輸送帶的帶面、與所夾持的彈簧的底圈的上側相抵以阻擋彈簧向上移動的擋板,所述輸送帶的下側機架上設有與其鉸接的、可擺向和擺離輸送帶的帶面的擺桿,擺桿的上端延伸到輸送帶所夾持的彈簧的底圈一半高度附近,擺桿的下端與另一氣缸的活塞桿鉸接,該氣缸的缸體鉸接在下側機架上。
采用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鉤刀將夾持在排簧機上的彈簧的彈簧結,由原本向上的彈簧結撥至朝向排簧機輸送方向這一側,亦即同一排彈簧排布的方向。這樣,彈簧在排簧機上排好后,再由成排的機械手抓取送到串網機上,在串結彈簧時,彈簧結就不會阻礙鋼線的串結。可實現彈簧墊生產設備的全自動化、機械化生產,解放勞力,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設備產品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于排簧機入口處安裝彈簧排放和整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組輸送帶和鉤刀及其安裝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組輸送帶和擺桿及其安裝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排簧機的彈簧排放和整理機構,所述排簧機包括兩組帶面相對的、相互平行的、以夾持彈簧1的兩端輸送彈簧1的同步輸送帶2。其中一組輸送帶2的上側機架3上固定有與輸送方向平行的直線導軌副4,直線導軌副4的滑座4.1上固定安裝有橫向懸伸在兩組輸送帶2之間的移動架5,該滑座4.1還和一可驅動其往復滑動的氣缸6的活塞桿鉸接,該氣缸6的缸體鉸接在上側機架3上。移動架5分別靠近兩組輸送帶2的位置分別固定安裝有一鉤刀7,鉤刀7的刀嘴7.1向下且鉤向輸送方向。輸送帶2的上側機架3上固定有貼近輸送帶2的帶面、與所夾持的彈簧1的底圈1.1的上側相抵以阻擋彈簧1向上移動的擋板8。輸送帶2的下側機架9上設有與其鉸接的、可擺向和擺離輸送帶2的帶面的擺桿10,擺桿10的上端延伸到輸送帶2所夾持的彈簧1的底圈1.1一半高度附近,擺桿10的下端與另一氣缸11的活塞桿鉸接,該氣缸11的缸體鉸接在下側機架9上。
當卷簧機生產出來的彈簧被夾簧手送到排簧機的入口處,夾持在兩組輸送帶2之間,由兩組輸送帶2同步往前輸送,當彈簧1輸送到接近擺桿10時,氣缸11驅動擺桿10的上端擺向并貼近輸送帶2的帶面,以抵住彈簧1的底圈1.1。同時氣缸6驅動滑座4.1往輸送方向滑動,并通過移動架5帶動兩側的鉤刀7往輸送方向移動,鉤刀7會插入彈簧底圈1.1和相鄰圈之間的空隙,直至鉤到彈簧結1.2。在擋板8和擺桿10的阻擋下,鉤刀7會撥動彈簧1轉動,直到彈簧結1.2抵住擺桿10的上端,此時彈簧結1.2正好位于彈簧1朝向輸送方向這一側,完成對這個彈簧的排放以及整理。然后,驅動擺桿10上端擺離輸送帶2,擺到彈簧1圈與圈之間的空隙,以容彈簧1穿過擺桿10繼續往前輸送,同時驅動鉤刀7往輸送帶2入口側移動復位,等待下一個彈簧的送到。在擋板8和擺桿10的阻擋限位下,沒每一個被排放和整理好的彈簧,都是以一定的間距成直線排布在排簧機上,完全能配合由整排的機械手同時抓取成排的彈簧移送到串網機工位上,由串網機完成對彈簧的串結,實現了彈簧墊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源田床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源田床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22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