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頻率疊加電機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2147.5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2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寧國云;曾賢杰;王怡華;程世國;潘木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禹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27/08 | 分類號: | H02P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頻率 疊加 電機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特別是涉及產生多頻率疊加的電壓用于控制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變頻器對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是通過改變電源頻率來調整電動機轉速的。變頻器控制交流電機變頻調速的方式主要有SPWM和SVPWM。
PWM的全稱是Pulse?Width?Modulation(脈沖寬度調制),它是通過改變輸出方波的占空比來改變等效的輸出電壓。廣泛地用于電機調速和閥門控制,比如我們現在的電動車電機調速就是使用這種方式。
SPWM(Sinusoidal?PWM),就是在PWM的基礎上改變了調制脈沖方式,脈沖寬度時間占空比按正弦規率排列,這樣輸出波形經過適當的濾波可以做到正弦波輸出。
SVPWM是空間矢量脈寬調制(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的簡稱。SVPWM的主要思想是以三相對稱正弦波電壓供電時三相對稱電動機定子理想磁鏈圓為參考標準,以三相逆變器不同開關模式作適當的切換,從而形成PWM波,以所形成的實際磁鏈矢量來追蹤其準確磁鏈圓。
但是,當前針對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變頻器輸出通常為標準正弦波,不能輸出多頻率正弦波的疊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頻率疊加電機控制器。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頻率疊加電機控制器,包括整流單元、電容、逆變單元、三相電流檢測單元、電機、轉速檢測單元、主控單元和人機界面;所述整流單元與所述電容連接,所述電容與所述逆變單元連接,所述逆變單元分別與所述三相電流檢測單元和所述電機連接,所述電機和所述轉速檢測單元連接,所述三相電流檢測單元和所述轉速檢測單元同時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所述主控單元和所述人機界面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機控制控制方法可輸出多個頻率正弦波疊加的波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機控制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在SPWM輸出情況下,輸出兩個三相正弦波的疊加的方法;
圖3是在SVPWM輸出情況下,輸出兩個三相正弦波的疊加的方法。
圖4是多頻率疊加電機控制器的一個具體實施的硬件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請參照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機控制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用于異步電機、同步電機等交流電機,且該方法可輸出多個頻率正弦波疊加的波形。該方法可以包括:
步驟S11、確定多個頻率不同的正弦波;
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需要輸出兩個三相正弦波的疊加,即a相要輸出其中稱為正弦波1的a相輸出,稱為正弦波2的a相輸出。
步驟S12、根據當前的時刻,分別確定每個正弦波的三相瞬時值,將每個相的多個正弦波的瞬時值疊加并輸出。
在SPWM輸出情況下,幾個不同頻率的正弦波,在某一時刻,分別根據此時該正弦波的角度通過查表法,分別得到該正弦此時刻的瞬時值,分別用幅值乘以該瞬時值,就得到了該正弦波在這一時刻的輸出,幾個不同頻率正弦波輸出求和,就得到了疊加后的輸出。
舉例而言,在SPWM輸出情況下,輸出兩個三相正弦波的疊加的方法如圖1所示,在某一時刻t,分別計算正弦波1的a相角度b相角度c相角度正弦波2的a相角度b相角度c相角度根據角度,分別通過查表法計算此時的正弦值,正弦波1的正弦值乘以a1,則得到正弦波1的a相瞬時值b相瞬時值c相瞬時值正弦波2的正弦值乘以a2,則得到正弦波2的a相瞬時值b相瞬時值c相瞬時值
在SVPWM輸出情況下,幾個不同頻率的正弦波,在某一時刻,分別讓該正弦波對應的d軸分量為0,q軸分量為-3/2倍幅值,然后,分別根據該正弦波此時的角度做反坐標變換,得到該正弦波在這一時刻的輸出,幾個不同頻率正弦波輸出求和,就得到了疊加后的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禹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大禹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21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