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單隔熱條型材的穿接槽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2059.5 | 申請日: | 2012-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1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楊維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亞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S3/04 | 分類號: | F16S3/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憲賓 |
| 地址: | 528237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熱 條型材 穿接槽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隔熱條型材的穿接槽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單隔熱條型材由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構成,在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上,它們的連接端都成型有穿接槽,傳統的穿接槽的底部都是平面狀的,而兩側壁為髁部結構,髁部的側壁設計是為了后續滾壓而備的。目前的單隔熱條穿接槽兩側的髁部有兩種結構。
第一種結構:如圖1所示,穿接槽01一側的髁部為剛性髁部02,另一側的為塑性髁部03,在穿上隔熱條04后需要對穿接槽01兩側的髁部進行滾壓處理時,滾壓時輥輪05滾壓穿接槽01兩側髁部,剛性髁部02及塑性髁部03均受壓,剛性髁部02基本不變形,主要起剛性支撐作用,而塑性髁部03受壓使其繞根部發生變形,故穿接槽01兩側受力均勻性及對稱性較差,滾壓時型材易彎扭,精度較差,成品率低,特別是批量生產時效率較低。
第二種結構:如圖3所示,穿接槽01兩側的髁部均為塑性髁部03,穿上隔熱條04后進行輥壓時,兩側塑性髁部03均受壓并繞各自的根部發生變形,故穿接槽01兩側受力均勻性及對稱性較好,但由于隔熱條04沒有剛性支撐,輥輪05滾壓時隔熱條04穩定性差,易在穿接槽01內串動,型材復合精度較差,同樣是成品率低,特別是批量生產時效率較低。
故隔熱型材穿單根隔熱條技術由于其受力不均勻,對稱性差,隔熱條穩定性不佳等原因,是行業的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生產出對稱性好、精度高和成品率高的單隔熱條型材穿接槽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單隔熱條型材的穿接槽結構,包括有型材本體,在型材本體的穿接隔熱條的一端設有穿接槽,該穿接槽的兩側為塑性髁部,在該穿接槽的底部和隔熱條之間設有相互嵌接的凸起和凹槽。
在穿接槽的底部設有凸起,在隔熱條的端面上設有凹槽,凸起嵌接在凹槽內。
在穿接槽的底部設有凹槽,在隔熱條的端面上設有凸起,凸起嵌接在凹槽內。
采用本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穿接槽兩側均采用塑性髁部,使滾壓時受力均勻、對稱,減輕型材的彎扭,另外,通過在穿接槽內設置剛性支撐點(即凸起與凹槽的配合),使滾壓時隔熱條有支撐點支撐,防止滾壓時隔熱條在穿接槽內串動,滾壓時受力均勻、對稱,減輕型材的彎扭,提高其穩定性,從而顯著提高單隔熱條型材精度及成品率,解決了其批量生產的行業難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穿接槽一側為剛性髁部,另一側為塑性髁部的單隔熱條型材滾壓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穿接槽一側為剛性髁部,另一側為塑性髁部的單隔熱條型材滾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穿接槽兩側都為塑性髁部的單隔熱條型材滾壓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有技術穿接槽兩側都為塑性髁部的單隔熱條型材滾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單隔熱條型材的分解結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單隔熱條型材實施例一滾壓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單隔熱條型材實施例一滾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單隔熱條型材實施例二滾壓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單隔熱條型材實施例二滾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專利作進一步說明。
本單隔熱條型材的穿接槽結構如圖5所示,包括有型材本體1,在型材本體1的穿接隔熱條2的一端設有穿接槽3,該穿接槽3的兩側為塑性髁部4,在該穿接槽3的底部和隔熱條2之間設有相互嵌接的凸起5和凹槽6。
實施例一:在穿接槽3的底部設有凸起5,在隔熱條2的端面上設有凹槽6,凸起5嵌接在凹槽6內,滾壓前如圖6所示,經輥輪7滾壓后的效果如圖7所示。
實施例二:在穿接槽3的底部設有凹槽6,在隔熱條2的端面上設有凸起5,凸起5嵌接在凹槽6內,滾壓前如圖8所示,經輥輪7滾壓后的效果如圖9所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亞鋁業有限公司,未經廣亞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20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性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變頻式男性負壓治療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