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201989.9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54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宏平;張慶軍;吳成松;彭家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蘇云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16 | 分類號: | A61M16/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li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使用 吸濕 冷凝 加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醫(yī)療器械耗材,特別是一種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
背景技術
正常情況下鼻、咽、喉、支氣管對吸入氣均有溫化和濕化作用,其中鼻為第一道防線。氣道對吸入氣的加溫濕化作用同時也是維持支氣管黏膜表皮細胞纖毛正常運動,將痰液、細菌、異物排出體外,完成“自潔作用”的重要方面。
人工氣道的建立(包括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及治療危重癥病人的重要措施。正常時鼻、咽腔、呼吸道對吸入氣體有加溫和濕化作用,人工氣道建立后,吸入氣體繞開了具有溫暖和濕潤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須全部由氣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來加溫和濕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丟失因此增加,導致呼吸道粘膜干燥,造成粘液纖毛系統(tǒng)損傷,使其清除異物的能力大大減低;引起呼吸道炎癥,可使呼吸道粘膜糜爛、潰瘍,導致細菌感染。有實驗證明,肺部感染率隨氣道濕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衛(wèi)生、溫化和濕化效果好的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其特點是:該吸濕冷凝加濕器包括外殼,外殼的頂部設有蓋子,外殼的底部設有麻醉通用接口,外殼上還連接有備用氧氣進氣口,外殼內設有海綿濾芯,海綿濾芯的側部設有固定連接在外殼上的濾芯限位件;在外殼上設有若干個進出氣口。?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xiàn)。以上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其特點是:所述的濾芯限位件為4根處于同一圓周上的均勻設置的限位桿。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xiàn)。以上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其特點是:在蓋子上也設有若干個進出氣口。
本實用新型臨床用于對重癥及麻醉病人機械呼吸或者氣管切開患者吸入氣體進行人工加溫、加濕,以保護呼吸道黏膜的纖毛及腺體功能正常發(fā)揮。
本實用新型能模擬鼻的功能,將呼出氣體中的熱和水氣收集并保留下來。吸氣時氣體經過本實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以溫熱、濕化的狀態(tài)帶入氣道內,保證氣道獲得有效、適當?shù)臐窕?/p>
本實用新型可于咽喉術后套接于氣管插管體外外端口,過濾空氣和濕化效果好,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不需要取出進行消毒,可直接進行更換。
本實用新型體積小,患者翻身不易脫悼,通氣性和通氣阻力完全符合人體呼吸道生理性要求,也減少了醫(yī)護人員工作量。
本實用新型能改善肺功能,還能避免空氣中的粉塵、菌類等污物,吸入肺內易造成術后感染的情況發(fā)生,實踐證明,可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其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外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fā)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實施例1,參照圖1,2,一種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該吸濕冷凝加濕器包括外殼3,外殼3的頂部設有蓋子1,外殼3的底部設有麻醉通用接口5,外殼3上還連接有備用氧氣進氣口4,外殼3內設有海綿濾芯2,海綿濾芯2的側部設有固定連接在外殼3上的濾芯限位件6;在外殼3上設有若干個進出氣口7。?
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中:所述的濾芯限位件6為4根處于同一圓周上的均勻設置的限位桿。
實施例3,實施例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吸濕冷凝加濕器中:在蓋子1上也設有若干個進出氣口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蘇云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蘇云醫(yī)療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198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臥式泵的渦室結構
- 下一篇:一種漩渦泵防生銹卡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