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1905.1 | 申請日: | 2012-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8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斯然;張軍明;任遠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芯源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28 | 分類號: | H02M3/28;H02M1/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7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 電壓 轉換 電路 | ||
1.一種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所述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包括:變壓器、原邊功率開關、副邊功率開關、原邊控制器、副邊控制器和耦合器件,其中所述變壓器包括原邊繞組、副邊繞組和第三繞組,所述原邊繞組與原邊功率開關耦接,所述副邊繞組與副邊功率開關耦接,所述耦合器件具有輸入側和輸出側,所述輸入側耦接所述副邊控制器,所述輸出側產生頻率控制信號,所述原邊控制器提供門極信號控制原邊功率開關的通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原邊控制器包括:
峰值比較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接收反映流過原邊繞組的電流的電流檢測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峰值電流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峰值電流控制信號;
邏輯電路,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接收頻率控制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峰值電流控制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邏輯控制信號;
啟動控制電路,具有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接收反映流過原邊功率開關的電流的電流檢測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啟動控制信號;
負載檢測電路,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耦接至第三繞組接收反饋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控制原邊功率開關的門極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負載檢測信號;
選擇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控制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耦接至啟動控制電路的輸出端接收啟動控制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耦接至邏輯電路的輸出端接收邏輯控制信號,所述控制端耦接至負載檢測電路接收負載檢測信號,所述選擇器在負載檢測信號有效時輸出啟動控制信號,在負載檢測信號無效時輸出邏輯控制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邏輯電路包括第一RS觸發器,具有置位端,復位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置位端耦接頻率控制信號,所述復位端耦接至峰值比較器接收峰值電流控制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邏輯控制信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負載?檢測電路包括:
負載檢測比較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第一輸入端接收第二反饋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負載檢測基準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負載比較信號;
脈沖電路,具有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接收門極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脈沖信號;
鎖存器,具有時鐘端,信號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所述時鐘端口耦接至脈沖電路的輸出端接收脈沖信號,所述信號輸入端口耦接至負載檢測比較器的輸出端接收負載比較信號,所述鎖存器在時鐘端接收到脈沖信號后輸出負載檢測信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啟動控制電路包括:
最大峰值比較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接收最大峰值電流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電流檢測信號,所述最大峰值比較器在輸出端輸出最大峰值電流控制信號;
振蕩器,輸出具有固定頻率的時鐘信號;
第二RS觸發器,具有置位端,復位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置位端耦接至振蕩器接收時鐘信號,所述復位端耦接至最大峰值比較器接收最大峰值電流控制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啟動控制信號。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隔離式電壓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副邊控制器包括:
誤差放大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耦接表征輸出電壓的第一反饋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接收誤差基準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誤差信號;
誤差比較器,具有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輸入端耦接至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接收誤差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端耦接調制信號,所述輸出端輸出第一比較信號;
第一開關,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二端接副邊參考地,?所述控制端耦接至誤差比較器的輸出端接收第一比較信號,所述第一端提供頻率調制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芯源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芯源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190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伏并網逆變器模塊結構
- 下一篇:再生制動能量IGBT吸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