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呼吸訓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1233.4 | 申請日: | 201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68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付國舉;陳銳勇;陳杰;馮磊;顧靖華;廖昌波;張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3B23/18 | 分類號: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駱蘇華 |
| 地址: | 2004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呼吸 訓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吸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潛水員進行潛水時,所呼吸的是儲存在隨身攜帶的密封裝置內的壓縮氣體,該壓縮氣體的密度較大,因而呼吸阻力增大。對于未受過訓練的潛水員,由于其呼吸系統的胸腹膈肌以及肺臟的彈性回縮力不能克服高密度氣體的阻力,因而呼氣阻力增加更為明顯,這導致常壓下的被動呼氣不得不轉變為主動呼氣。在這種條件下,機體呼吸做功增加,呼吸系統負荷相應增加。
目前,超過60米深度的長時間潛水作業,一般都采取氦氧飽和潛水的方式,需要潛水員在高氣壓環境下停留幾天至幾十天甚至更長,長時間呼吸高密度的氣體,并要反復多次進行水下作業,機體呼吸系統一直處于高于常壓環境的負荷狀態,對機體呼吸系統對抗負荷的能力要求和呼吸系統的功能要求更高。
實踐表明,通過對呼吸系統進行針對性的鍛煉,能夠有效增加呼吸系統做功效率和增強抗負荷能力,增強呼吸系統的整體功能。
有鑒于此,實有必要提出一種呼吸訓練裝置,以滿足上述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出一種呼吸訓練裝置,通過增加呼吸時的阻力,鍛煉機體呼吸系統,增強呼吸肌及肺臟組織的彈性回縮力,在進行大深度飽和潛水作業前,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提高潛水員呼吸系統對抗高氣壓影響的能力,提高飽和潛水作業能力和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呼吸訓練裝置,包括:
由管道圍合而成的氣密腔,所述氣密腔至少包括具有開口的第一支管、作為外界氣體進入所述氣密腔的通道的第二支管及作為呼氣排出通道的第三支管;
設置在第二支管內的第一單向閥;
設置在第三支管內的第二單向閥。
可選地,所述第一單向閥包括:
設置在第二支管開口的第一閥座與設置在第二支管內的第一閥芯;
將第一閥芯抵靠在第一閥座上形成氣密封的第一彈性部件。
可選地,所述第二單向閥包括:
設置在第三支管內的第二閥座與第二閥芯,所述第二閥芯比所述第二閥座更接近第三支管的開口;
將第二閥芯抵靠在第二閥座上形成氣密封的第二彈性部件。
可選地,所述第一彈性部件為第一彈簧。
可選地,所述第二彈性部件為第二彈簧。
可選地,第二支管內還設置有第一彈簧底座,所述第一彈簧底座相對所述第一閥芯更遠離所述第二支管的開口,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彈簧底座上,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閥芯上。
可選地,第三支管的開口處還設置有第二彈簧底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彈簧底座上,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閥芯上。
可選地,第二支管的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一閥座的周邊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匹配的螺紋。
可選地,第三支管的內壁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第二閥座的周邊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匹配的螺紋。
可選地,所述第一閥座設置有孔,所述第一閥芯設置有與所述孔匹配的突起。
可選地,所述第二閥座設置有孔,所述第二閥芯設置有與所述孔匹配的突起。
可選地,還包括: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支管的開口相連的接口。
可選地,所述氣密腔為三通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在氣密腔的用于外界氣體進入的第二支管上設置單向閥,在訓練者吸氣時,需要做功打開該單向閥以吸入外界氣體;此外,在用于呼氣排出的第三支管上設置單向閥,在訓練者呼氣時,需要做功打開該單向閥以將氣體排出;如此,經過上述訓練,鍛煉了機體呼吸系統,增強呼吸肌及肺臟組織的彈性回縮力,提高潛水員呼吸系統對抗高氣壓影響的能力,提高飽和潛水作業能力和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呼吸訓練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呼吸訓練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圖1中的膜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彈簧底座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由于本實用新型重在解釋原理,因此,未按比例制圖。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呼吸訓練裝置,該裝置包括:
三通管1,所述三通管1具有用于被訓練者吹氣與吸氣流過的第一支管11、用于外界氣體進入的第二支管12及用于呼氣排出的第三支管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學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12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葉模型飛機螺旋槳
- 下一篇:柔軟拉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