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影像轉換器及影像轉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201028.8 | 申請日: | 201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37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高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高勝 |
| 主分類號: | G03B35/26 | 分類號: | G03B35/26;G02F1/1335;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335418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影像 轉換器 轉換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影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影像轉換器及影像轉換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采用偏振法放映3D電影,通過兩個數字放映機對兩個攝影機拍攝的兩組膠片的圖像進行同步放映,使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放映時要在每架放映機前分別裝一塊偏振片(基于高光通量的偏振光學組件)。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束,分別通過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光顏色是不一樣的,常選擇紅色和藍色,兩架放映機分別只允許紅光和藍光通過。在觀影時,觀眾需要佩戴紅藍濾光眼睛,以將放映時剔除掉的紅色像素和藍色像素分別通過左眼鏡片或右眼鏡片還原,并在大腦中形成立體影像。
現有的這種放映技術只能過濾和還原兩種顏色,對其他顏色的偏色會降低放映亮度,在還原后通常只能得到放映機放映光束的10%,降低3D電影的放映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影像轉換器及影像轉換系統,能夠提升電影的放映亮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影像轉換器,包括:
光學玻璃組塊,其包括依次放置的第一液晶屏、第二液晶屏、圓偏振片,其中,第一液晶屏的表面與第二液晶屏的表面相接觸,第二液晶屏的表面與圓偏振片的表面相距0-1cm距離,當所述第一液晶屏和所述第二液晶屏中的任意一個具有44.9-45.1°的光透角度時,另一個具有134.9-135.1°的光透角度;
印制電路板(PCB)信號處理模塊,其用于接收圖像播放的時間順序信號并根據該時間順序信號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屏和所述第二液晶屏交替開啟和關閉。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第一液晶屏與所述第二液晶屏為單色(TN)液晶屏。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組塊進一步包括風扇,所述風扇安裝在所述第一液晶屏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屏和/或所述圓偏振片的下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組塊與所述PCB信號處理模塊獨立設置,或者,所述光學玻璃組塊與所述PCB信號處理模塊獨立設置集成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如前述的影像轉換器的影像轉換系統,包括:
數字放映機、所述影像轉換器、銀幕;
所述圓偏振片位于所述光學玻璃組塊靠近所述數字放映機的一側;
所述數字放映機將圖像播放的時間順序信號發送至所述PCB信號處理模塊,并根據時間順序信號交替將兩組源圖像投影至所述第一液晶屏或所述第二液晶屏;
所述PCB信號處理模塊,根據所述時間順序信號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屏和所述第二液晶屏交替開啟,以通過所述第一液晶屏或所述第二液晶屏將每組源圖像分別投影到所述銀幕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數字放映機為數字光處理(DLP)數字放映機。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組塊位于所述數字放映機的鏡頭正前方,所述光學玻璃組塊的屏幕中心與所述數字放映機的鏡頭的投影中心位于同一水平軸線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光學玻璃組塊與所述數字放映機相距預定距離,該預定距離使所述數字放映機的投影圖像完全填充在所述光學玻璃組塊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數字放映機將兩組源圖像以120hz或144hz的方式投影至所述第一液晶屏或所述第二液晶屏。
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中,優選地,所述數字放映機通過通用輸入/輸出(GPIO)線與所述PCB信號處理模塊連接。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提供的影像轉換器及影像轉換系統,能夠帶來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
1.提升電影的放映效果。本影像轉換器和影像轉換系統通過PCB信號處理模塊控制第一液晶屏和第二液晶屏交替開啟和關閉,使兩組源圖像交替播放,而不用對圖像中的顏色進行過濾和還原,保留更多的顏色,提升電影的放映亮度,從而提升電影的放映效果。
2.節約成本。本影像轉換系統只需要一臺數字放映機交替播放兩組源圖像即可實現電影的放映,由于數字放映機的價格較高,所以使用本影像轉換系統能夠極大地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以下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所示實施例得到其它的實施例及其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高勝,未經王高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10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