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200218.8 | 申請日: | 2012-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72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建華;孫即梁;黎維林;陳剛亮;王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12 | 分類號: | E02B3/12;E02B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吳林松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碳型 生態(tài) 擋墻 駁岸 | ||
1.一種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層和附加層,附加層是在底層之上逐層疊加形成的多層結構;底層包括多個單體構件,是由單體構件在混凝土底板(1)上并列排開,前后位置錯開形成的,底層的單體構件的混凝土箱楔腳(4)位于混凝土底板凹槽(2)中;附加層的每一層包括多個單體構件,是由上一層的單體構件在下一層的單體構件上并列排開,前后位置錯開形成的;上一層的單體構件的前兩個混凝土箱楔腳(4)與下一層的單體構件側壁上的混凝土箱凹槽(5)契合,后兩個混凝土箱楔腳(4)位于下一層的單體構件水平連結間的混凝土箱結構空隙(6)內,與下一層的單體構件混凝土箱后壁(9)相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體構件為混凝土箱(3),結構是中空長方體結構;混凝土箱前壁(7)往后傾,混凝土箱前壁(7)、混凝土箱后壁(9)和兩個混凝土箱側壁(10)的中間各設有兩個透水孔(11),混凝土箱底(8)上設有四個混凝土箱楔腳(4),兩個混凝土箱側壁(10)的頂部各設有一個混凝土箱凹槽(5)。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箱前壁(7)往后傾呈15°~75°的傾角;壁厚為15~20cm。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箱后壁(9)和兩個混凝土箱側壁(10)壁厚均為10~15cm。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箱底(8)的厚度為15~20cm。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11)形狀為矩形,尺寸不小于15cm×15cm。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箱楔腳(4)的形狀為梯形,尺寸小于混凝土箱前壁(7)傾斜留出的混凝土箱結構空隙(6)的尺寸。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箱凹槽(5)的尺寸與混凝土箱楔腳(4)的尺寸一致,形狀相同。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體構件內填充填料(12),其中,填料(12)是粒徑不小于透水孔(11)最小邊長的碎石、卵石、混凝土塊廢棄建筑材料或循環(huán)材料。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碳型生態(tài)擋墻駁岸頂部進行覆土,沿岸種植藤本植物,高度采用超過河流最高洪水位0.5~1.0m,上部種植根系較淺的草本植物,所述的根系較淺的草本植物進一步為月見草、虞美人、福祿考、四季海棠或花菱草;在河床區(qū)域設置有水生植物生長平臺(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jīng)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20021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生態(tài)型溝渠通道
- 下一篇:一種交通道路幕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