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結(jié)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99186.4 | 申請日: | 201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66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家昌;王小新;高民;李合軍;王國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連君 |
| 地址: | 266114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注塑 模具 排氣 結(jié)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種反壓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在化學發(fā)泡、微發(fā)泡注塑過程中,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或是溶解在熔融塑料里的超臨界氣體,隨著壓力的減小,溫度的降低,逐漸成核、長大。靠近制件表面的氣泡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必然發(fā)生破裂,在制件表面形成凹坑,從而造成了制件冷卻后表面質(zhì)量的不良。為了改進發(fā)泡注塑中的制件表面質(zhì)量,引入了反壓的方法。在注塑前,在模具型腔中通入壓縮氣體并保持模具型腔內(nèi)的壓力保持在3~15mpa,使得熔融的塑料在一定得(反壓)力作用下填充型腔。料流前鋒處的氣泡核始終受到外界的壓力,氣泡長大受到限制,從而大大抑制了制件表面氣泡的破裂。隨著制件表面的冷卻硬化,進一步阻止了表面氣泡的破裂,從而得到了表面質(zhì)量優(yōu)良的最終產(chǎn)品。因此,便于將高壓氣體注入模具型腔的進氣、排氣方式就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內(nèi)容。
現(xiàn)有技術中的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方式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方式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結(jié)構。
其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用于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結(jié)構,包括能夠形成型腔的靜模塊和動模塊,在靜模塊或動模塊上設置有主氣道和至少一條支氣道,各支氣道連接主氣道,并通過排氣槽和/或通氣孔接通型腔。
在靜模塊與動模塊之間的分型面上設置有環(huán)形密封圈,在環(huán)形密封圈與型腔之間上設置有排氣槽,排氣槽通過排氣槽支氣道連接主氣道。
上述型腔內(nèi)設置有鑲塊,在鑲塊與鑲塊之間的縫隙,和/或鑲塊與型腔側(cè)壁之間的縫隙正對的型腔底壁上開設通一號通氣孔,一號通氣孔通過一號通氣孔支氣道連接主氣道。
在上述型腔的筋位底部開設二號通氣孔,二號通氣孔通過二號通氣孔支氣道連接主氣道。
上述排氣槽到型腔邊緣的距離為0.5mm~100mm。
上述排氣槽為環(huán)形溝槽,溝槽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梯形或矩形或其他幾何形狀。
上述排氣槽由幾段獨立的溝槽構成,各段溝槽分別通過一條排氣槽支氣道連接主氣道。
上述各支氣道的截面為圓形,其直徑為0.5mm~50mm。
上述排氣槽的寬度為0.5mm~50mm,深度為0.2mm~50mm。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所有支氣道連接主氣道,并通過排氣槽和/或通氣孔接通型腔,能夠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進氣,以及統(tǒng)一排氣的方式,足以保證注氣動作以及排氣動作的一致性。本實用新型配合模具密封和外部高壓氣源及其控制器使用,能夠更進一步改善發(fā)泡制件的表面質(zhì)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jié)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圖1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jié)合圖1與圖2,一種用于反壓注塑模具的進氣、排氣結(jié)構,包括靜模塊1和動模塊2,靜模塊與動模塊能夠形成型腔。在上述靜模塊或動模塊上設置有主氣道3和至少一條支氣道,本示例設置在靜模塊上,諸如排氣槽支氣道4、一號通氣孔支氣道5以及二號通氣孔支氣道6。在上述靜模塊與動模塊之間的分型面上設置有環(huán)形密封圈7,在環(huán)形密封圈與型腔之間設置有排氣槽8,排氣槽通過排氣槽支氣道4連接主氣道,排氣槽到型腔邊緣的距離可為0.5mm、1mm、10mm、20mm、50mm、100mm等等。上述排氣槽可為環(huán)形溝槽,溝槽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梯形或矩形等等;上述排氣槽也可由幾段獨立的溝槽構成,各段溝槽分別通過一條排氣槽支氣道連接主氣道。上述型腔內(nèi)設置有鑲塊9,在鑲塊與鑲塊之間的縫隙,和/或鑲塊與型腔側(cè)壁之間的縫隙正對的型腔的底壁上開設通一號通氣孔,一號通氣孔通過一號通氣孔支氣道5連接主氣道。在上述型腔的筋位底部開設二號通氣孔,二號通氣孔通過二號通氣孔支氣道6連接主氣道。上述各支氣道的截面為圓形,其直徑為0.5mm、1mm、10mm、20mm、30mm、50mm等等。上述排氣槽的寬度為0.5mm~50mm,深度為0.2mm~50mm。。
除上述實施方式外,在模具型腔比較深的骨位底部也可以做類似的排氣鑲塊(件)和氣道,以利于成型、排氣。
對于單澆口的模具,也可以不設置鑲塊。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關技術內(nèi)容采取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xiàn)。
雖然以上已經(jīng)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構思進行了詳盡的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認識到,在沒有脫離權利要求限定的前提下,仍可以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做出各種改進和變換,而該種改進和變換仍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未經(jīng)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9186.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滑套式育苗盤用播種器
- 下一篇:散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