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式管涌導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6181.6 | 申請日: | 201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92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啟睿;王天運;沈俊;王敬濤;劉勤義;汪劍輝;胡瑞;趙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 主分類號: | E02B3/04 | 分類號: | E02B3/04;B01D35/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管涌導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抗洪防汛器材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組合式管涌導濾裝置,主要用于發生在堤壩背面的單個中小型管涌。
背景技術
我國江河堤壩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汛期常發生管涌險情,極易導致江堤潰口等災害發生,因此,管涌治理是堤壩安全、蓄洪以及抗洪救災中的一項難題。
管涌發生時,需要抓住時機立即除險,最佳時間是在初期,如不立刻采取措施將會導致險情快速發展,涌水沖沙程度加劇,破壞堤壩結構并導致潰壩,故需一旦發現管涌即能立即治理。
常用的治理管涌的方法有多種,主要的機理是透水和濾沙,因此常用的方法包括反濾法、圍井法、透水法等,但,這些方法在實踐中也都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面積大、用量多、準備及施工周期長等,容易貽誤時機,一種裝配式的管涌治理裝置雖能彌補上述不足,但也具有整體重量過大、設置時操作次數頻繁、使用不便等,故,常用的方法需要改進,以加強對管涌的快速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治理管涌措施中的諸多不足之處,提出一種組合式管涌導濾裝置,使其能夠方便地快速搬運、組合,在發現管涌險情后立即設置,使管涌涌水匯聚、透水濾沙、輔助加重,消除管涌險情。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組合式管涌導濾裝置,所述的組合式管涌導濾裝置包括有支撐底座、過濾箱架和過濾插件;所述的支撐底座為空腔結構,所述的過濾箱架設置在空腔結構的支撐底座頂部,空腔結構的過濾箱架與支撐底座插接式連接;所述的過濾箱架為底面與一側面開口的盒體結構,所述的過濾插件由過濾箱架的側面開口插入過濾箱架內,所述的過濾插件在過濾箱架內為上下設置的多層;所述的過濾插件包括有基體和上下設置的兩層過濾網;所述的過濾插件的基體為上下敞開的盒狀結構;所述的兩層過濾網分別位于基體的上下端面上;在所述的兩層過濾網之間填充過濾材料;對應過濾箱架的側面開口設置用以密封過濾插件的密封門;所述的管涌導濾裝置設置有承重板,所述的承重板與支撐底座為活動連接。
所述支撐底座頂部的環周具有用以使過濾箱架插入的插接槽,所述的過濾箱架下部插入支撐底座頂部的插接槽內,并通過支撐底座頂部、過濾箱架下部的定位孔,采用連接插銷使過濾箱架相對支撐底座定位。
所述支撐底座的底邊具有立面,在所述支撐底座的立面和所述承重板上具有銷軸套,在使用安裝時通過銷軸使承重板與支撐底座鉸接為一體。
所述過濾箱架的頂面及三個側面的頂部均具有排水孔。
所述的過濾箱架內對應每層過濾插件具有滑軌。
在過濾插件與過濾箱架內滑軌的接觸部位安裝有滾動軸承。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越性:
1)通過裝置組合式結構設置,各部件可快速組裝與拆分,提高操作效率,在管涌險情發生時期,便于抓住有利時機進行控制與治理;
2)裝置各組合部件均可進行標準化設計、加工,便于儲存,便于安裝匹配,能使現場的使用過程大為簡化,克服了鋪設面積大、準備及施工時間長等不足;
3)該裝置還具有外形簡單大方、結構堅固耐用、選材科學合理、操作方便快速的特點,與現場實際的使用結合更加緊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過濾箱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過濾插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承重板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密封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底座,2、過濾箱架,3、過濾插件,4、支撐底座固定孔,5、銷軸套I,6、銷軸I,7、承重板,8、聯接插銷,9、排水孔,10、提手,11、銷軸II,12、銷軸套II,13、密封門,14、滑軌,15、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61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