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4682.0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3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金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星星研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075 | 分類號: | H02K7/07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剛 |
| 地址: | 313012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研磨機 立式 振動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振動電機,特別是一種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
背景技術
金屬、部分非金屬材料的沖壓件、機械加工件、鑄鍛件等工件在加工后需要通過研磨拋光機進行去毛刺、倒角、去氧化皮、拋光等工序。目前,有相當一部研磨拋光機是采用立式振動電機產生的激振力傳遞到拋光機的研磨槽,使工作和拋磨塊相互間作有規律的研磨運動,從而達到研磨拋光的效果。然而,現有的立式振動電機功能較為簡單,無論電機是正轉還是反轉,工件和拋磨塊的運動方向始終按一個方向運動,研磨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工件在研磨拋光完成時,容易造成拋光機的出料翻板壓住工件,需要人工一個個的取出,降低了加工效率,無法實現研磨拋光的自動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本實用新型具有非常優越的研磨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自動正反轉實現工件和研磨料運動軌跡的控制,而且不會造成拋光機在出料時壓住工件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研磨拋光的自動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包括電機主體,電機主體的中央設有一主軸,所述的主軸的上部設有一換向介盤,換向介盤上套設有一上偏心錘,換向介盤上還設有檔塊;所述的主軸的下部設有下偏心錘。
上述的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中,所述的換向介盤上還設有一組固定孔,固定孔上插有固定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主軸的上部設有一換向介盤,換向介盤上套設有一上偏心錘,上偏心錘可繞著換向介盤自由轉動,換向介盤上還設有檔塊,限定上偏心錘的活動范圍。當電機正轉時上偏心錘設置在一側的檔塊上,此時上偏心錘和下偏心錘有一定的角度,振動電機振動驅動研磨料和工件正轉;當電機反轉時上偏心錘被甩到另一側的檔塊處,此時上偏心錘和下偏心錘間有一個反向角度,處于不同側,此時振動電機振動驅動研磨料和工件反轉。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機正反轉即可實現研磨料和工件的正反轉,實現工件和研磨料運動軌跡的控制,大大提高了研磨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自動正反轉,而且不會造成拋光機壓住工件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研磨拋光的自動化。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換向介盤上還設有一組固定孔,固定孔上可自由插設固定塊,可以按電機規格調節上偏心錘的轉動角度,使用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電機主體,2-主軸,3-換向介盤,4-上偏心錘,5-檔塊,6-下偏心錘,7-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研磨機用的立式振動電機,構成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電機主體1,電機主體1的中央設有一主軸2,所述的主軸2的上部設有一換向介盤3,換向介盤3上套設有一上偏心錘4,換向介盤3上還設有檔塊5;所述的主軸2的下部設有下偏心錘6;所述的換向介盤3上還設有一組固定孔7,固定孔上可自由插設固定塊,可以按電機規格調節上偏心錘的轉動角度,使用靈活方便。本實用新型在主軸的上部設有一換向介盤,換向介盤上套設有一上偏心錘,上偏心錘可繞著換向介盤自由轉動,換向介盤上還設有檔塊,限定上偏心錘的活動范圍。當電機正轉時上偏心錘設置在一側的檔塊上,此時上偏心錘和下偏心錘處于同一側,振動電機振動驅動研磨料和工件正轉;當電機反轉時上偏心錘被甩到另一側的檔塊處,此時上偏心錘和下偏心錘間有一角度,處于不同側,此時振動電機振動驅動研磨料和工件反轉。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機正反轉即可實現研磨料和工件的正反轉,實現工件和研磨料運動軌跡的控制,大大提高了研磨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自動正反轉,而且不會造成拋光機壓住工件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研磨拋光的自動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星星研磨有限公司,未經湖州星星研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46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