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徑向井作業的油管控制液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4597.4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72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成心建;謝志雙;趙江;費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州長江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9/00 | 分類號: | F15B9/00 |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 51219 | 代理人: | 王榮;伍姝茜 |
| 地址: | 6461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徑向 作業 油管 控制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徑向井作業的油管控制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徑向鉆井技術在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它通過在一個儲層平面鉆出多個水平井眼,大幅增加油井泄油面積,使油氣井產量、開采速度和單井控制儲量大幅提高,是提高低滲透油氣藏、稠油、老油井、邊際油井和煤層氣開采途徑的手段;徑向鉆井技術的主要過程為:通過油管控制液壓系統驅動滾筒正轉將繞于其上的連續油管送入井下,再通過轉向控制器將連續油管末端的噴射管置于水平方向,啟動高壓泵將工作液送入連續油管內、沿徑向噴射,沖擊巖層或土壤,實現徑向鉆井;作業完畢,通過滾筒反轉、回收連續油管;目前油管控制液壓系統均采用定量泵驅動滾筒液壓馬達,在回收油管的過程中,一旦油管及其附件被卡住,泵的壓力和流量無法調整,油管易被拉斷,安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徑向井作業的油管控制液壓系統,它能避免油管在回收時因卡住被拉斷,安全性好,確保徑向井作業的順利進行,并可降低功率損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徑向井作業的油管控制液壓系統,包括油箱、梭閥、至少一個滾筒液壓馬達、與各自滾筒液壓馬達配套的液壓制動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負載敏感軸向柱塞變量泵、減壓閥和負載敏感比例閥,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的出油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的進油口相連,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的負載反饋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的負載反饋口相連,減壓閥設于兩負載反饋口之間的油路上,負載敏感比例閥的兩工作油口A2、B2分別與梭閥各自對應的進、回油口A11、B11相連,梭閥的兩工作油口與所有滾筒液壓馬達各自對應的一油口相連,所述梭閥的中位與所有滾筒液壓制動器相連。
下放油管時,操作負載敏感軸向柱塞變量泵和負載敏感比例閥工作,壓力油經梭閥的中位使得滾筒液壓制動器松開,滾筒液壓馬達正轉,滾筒旋轉、下放油管至工作位置;負載敏感比例閥的滑閥再回中位,滾筒液壓制動器復位將滾筒液壓馬達定位,可進行徑向鉆井;作業完畢需回收油管時,需調整減壓閥的開啟壓力高于實際工況所需的系統工作壓力,再調整負載敏感比例閥的滑閥反向移動,其工作油口A2和B2反向供油,滾筒液壓制動器松開,滾筒液壓馬達反向旋轉,回收油管;減壓閥可限制滾筒液壓馬達的最高壓力,在油管回收時因意外被卡住,不致強行提升油管而導致斷裂,保證了安全性;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的輸出壓力和流量隨反饋回來的負載信號自動調整,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功率損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出油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進油口的連接油路上還設有溢流閥;可限定油管控制液壓系統的壓力,系統超壓溢流,起安全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避免油管在回收時因卡住被拉斷,安全性好,確保徑向井作業的順利進行,并可降低功率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由圖1所示,該徑向井作業的油管控制液壓系統,包括油箱、負載敏感軸向柱塞變量泵2、減壓閥18和負載敏感比例閥5、梭閥21、兩個滾筒液壓馬達32、與各自滾筒液壓馬達32配套的液壓制動器34,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2的出油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5的進油口P相連,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2的負載反饋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的負載反饋口LS相連,減壓閥18設于兩負載反饋口之間的油路上,負載敏感比例閥5的兩工作油口A2、B2分別與梭閥21各自對應的進、回油口A11、B11相連,梭閥21的兩工作油口與所有滾筒液壓馬達32各自對應的一油口相連,所述梭閥21的中位與所有滾筒液壓制動器34相連,在負載敏感變量柱塞泵出油口與負載敏感比例閥進油口P的連接油路上還設有溢流閥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州長江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瀘州長江石油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45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