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2420.0 | 申請日: | 2012-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999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龐培文;蔣能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宏立摩托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4 | 分類號: | B60N2/4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張小曉 |
| 地址: | 400054***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座 后翻腿 支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的后座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后座的后翻腿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汽車后座的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包括后座后撐腿;后座后撐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后翻腿支撐座和第一彈簧掛銷,后翻腿支承座上設置有第二彈簧掛銷,第一彈簧掛銷和第二彈簧掛銷之間設置有彈簧,后翻腿支撐座上設置有后橫管。在這種結構中,由于第二彈簧掛銷焊接在后翻腿支撐座上,因此加工工藝復雜,焊接點容易發生斷裂,并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后翻腿支撐座的結構設計也合理,因此降低了后座的可靠性和舒適性。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可靠性、舒適性高的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靠性、舒適性高的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包括后座后撐腿;所述后座后撐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后翻腿支撐座和第一彈簧掛銷;所述后翻腿支承座上設置有第二彈簧掛銷;所述第一彈簧掛銷和第二彈簧掛銷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后翻腿支撐座上設置有后橫管;所述后翻腿支撐座包括正對設置的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所述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通過第三邊板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第三邊板上部一體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第三邊板之間的夾角為鈍角;所述后座后撐腿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之間;所述后座后撐腿通過連接銷限位卡活動設置所述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之間;所述第一邊板與所述第二彈簧掛銷為沖壓的一體結構。
較佳的,所述蓋板與所述第三邊板的夾角為100°-110°。
較佳的,所述蓋板與所述第三邊板的夾角為105°。
較佳的,所述第二掛銷上設置半圓的凹槽。
較佳的,所述凹槽的半徑為1.5mm。
較佳的,所述第三邊板的下部設置有可與所述后座后撐腿相配合的第一圓弧。
較佳的,所述第一圓弧的半徑為12.5mm。
較佳的,所述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圓弧和第四圓??;所述后橫管支承在所述第三圓弧和第四圓弧處。
較佳的,所述第三圓弧和第四圓弧的半徑均為12.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可靠性高、舒適性好,并且加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放大圖。
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后翻腿支承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4的B-B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后座后翻腿支撐結構,包括后座后撐腿7,后座后撐腿7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后翻腿支撐座2和第一彈簧掛銷5,后翻腿支承座2上設置有第二彈簧掛銷3。第一彈簧掛銷5和第二彈簧掛銷3之間設置有彈簧4,后翻腿支撐座2上設置有后橫管1。
后翻腿支撐座2包括正對設置的第一邊板21和第二邊板22,第一邊板21和第二邊板22通過第三邊板23連接為一體結構。第三邊板23上部一體設置有蓋板24,蓋板24與第三邊板23之間的夾角為105°。后座后撐腿7的端部通過連接銷限位卡6活動設置第一邊板21和第二邊板之間,第一邊板21與第二彈簧掛銷3為沖壓的一體結構。
第二掛銷3上設置半圓的凹槽8,凹槽8?的半徑為1.5mm。
第三邊板23的下部設置有可與后座后撐腿7相配合的第一圓弧9,第一圓弧9的半徑為12.5mm。
第一邊板21和第二邊板22?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圓弧10和第四圓弧11,后橫管1支承在第三圓弧10和第四圓弧11處。第三圓弧10和第四圓弧的半徑均為12.5mm。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宏立摩托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宏立摩托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24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由四棱柱和三角形架及浮球幾何體組成的發電機械裝置
- 下一篇:衰減器固定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