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2263.3 | 申請日: | 2012-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5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飛日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46 | 分類號: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31805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換熱型 太陽能 集熱器流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集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
背景技術
現在的熱管式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熱管冷凝端插入主流道的換熱套管大都采用兩端開口的銅管穿過并焊接在主流道上。熱管的冷凝端(變徑的大頭段)插入套管,工作時,熱管將蒸發端獲得的熱量傳遞給套管,套管再加熱流道里的介質,從而實現換熱。隨著真空管集熱技術與熱管傳輸技術的提高,存在著套管與介質接觸面積小,換熱效率低;套管非熱管的插入段開口散熱,熱管不能從流道的相對底部加熱,存在介質層有上下溫差,熱量不均衡的問題。熱管傳遞來的熱量只加熱流道內上層的介質,上層介質溫度升高傳遞信號給控制器,控制器啟動循環泵將冷、熱的介質一起帶走,浪費了電力,增加了由于多次循環產生的能量損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生產制作簡單,換熱面積大,熱量損失小,換熱效率高,被外力驅動帶出的介質溫度穩定,熱量均衡,泵所消耗的電力減少,循環產生散熱量相對偏小的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
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變徑主管,所述的變徑主管分為大直徑管和小直徑管,在主管兩頭的小直徑管外焊有3/4銅接頭外螺紋接頭,大直徑管外焊接相連大套管,大套管中插入熱管冷凝端盲管,熱管冷凝端盲管的插入口的中心偏離主管中心線的下方,在主管中焊接溫度傳感器盲管。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為集熱器流道的主體,其余部分焊接在主管上,主管外大套管與熱管的冷凝端(變徑的大頭段)盲管插入口的中心線偏離主管中心線下方的焊接是本實用新型的核心部分,熱管加熱主管中的介質,由于熱管的冷凝端盲管處于偏中心線下方的位置,能夠保證主管內更多的介質被充分加熱,減少了介質的溫度分層狀態;熱管的冷凝端盲管全部浸入在大套管中,減少了熱管的熱量散失,主管兩端的外螺紋接頭帶有外絲螺紋,以方便連接循環管道,溫度傳感器盲管焊接在主管內而不是焊接在主管邊壁,增加了探測精度。工作時熱管通過在大套管圓心下部的熱管冷凝端盲管傳遞熱量給主管內的介質,使介質由底部開始升溫,逐漸使大部分介質被加熱,通過太陽能系統的溫差循環裝置,帶走熱的介質,補充進冷的介質,這樣就完成一個加熱過程。本實用新型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熱管的冷凝端盲管全部在大套管中,減少了熱量的散失;有更多的介質被加熱,而不是僅僅上層的介質被加熱就被太陽能系統的溫差循環裝置帶走,減少了系統的循環次數,常規能源的消耗也相應減少,由于循環產生的熱量損失也會相應減少。
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所述主管的大直徑管的直徑Φ1=35mm,小直徑管的直徑Φ2=22mm,大套管直徑Φ3=50mm。所述插入口的中心線與主管中心線的間距B為7mm。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如圖1—圖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變徑主管3,所述的變徑主管分為大直徑管31和小直徑管32,在主管兩頭的小直徑管外焊有3/4銅接頭外螺紋接頭1,大直徑管31外焊接相連大套管2,大套管2中插入熱管冷凝端盲管4,熱管冷凝端盲管4的插入口的中心線7偏離主管3中心線6的下方,在主管3中安裝溫度傳感器盲管5。為集熱器流道的主體,其余部分焊接在主管3上,主管外大套管2與熱管的冷凝端(變徑的大頭段)盲管4插入口的中心線7偏離主管中心線6下方的焊接是本實用新型的核心部分,熱管加熱主管3中的介質,由于熱管的冷凝端盲管4處于偏中心線6下方的位置,能夠保證主管3內更多的介質被充分加熱,減少了介質的溫度分層狀態;熱管的冷凝端盲管4全部浸入在大套管2中,減少了熱管的熱量散失,主管兩端的外螺紋接頭1帶有外絲螺紋,以方便連接循環管道,溫度傳感器盲管5焊接在主管3內而不是焊接在主管邊壁,增加了探測精度。工作時熱管通過在大套管2圓心下部的熱管冷凝端盲管4傳遞熱量給主管3內的介質,使介質由底部開始升溫,逐漸使大部分介質被加熱,通過太陽能系統的溫差循環裝置,帶走熱的介質,補充進冷的介質,這樣就完成一個加熱過程。本實用新型全換熱型太陽能集熱器流道,熱管的冷凝端盲管4全部在大套管2中,減少了熱量的散失;有更多的介質被加熱,而不是僅僅上層的介質被加熱就被太陽能系統的溫差循環裝置帶走,減少了系統的循環次數,常規能源的消耗也相應減少,由于循環產生的熱量損失也會相應減少。所述主管3的大直徑管31的直徑Φ1=35mm,小直徑管32的直徑Φ2=22mm,大套管2直徑Φ3=50mm。所述插入口的中心線7與主管中心線6的間距B為7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飛日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未經臺州飛日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22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返輸乙烯冷量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耐磨性的高爐風口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