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鋼絲纏繞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1772.4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75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曾佳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澳星機電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37/00 | 分類號: | B21F37/0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大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陳建中 |
| 地址: | 21417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絲 纏繞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鋼絲圈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鋼絲纏繞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橡膠輪胎制造技術的不斷創新,對輪胎用鋼絲圈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目前,鋼絲圈纏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多根排纏式;另一種是單根纏繞式。目前排纏方式仍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多用于斜交輪胎和半鋼子午胎的生產。而纏繞盤的結構直接影響到鋼絲圈的纏繞效果,也影響鋼絲圈的尺寸精度,進而影響鋼絲圈的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絲纏繞模塊,所述鋼絲纏繞模塊能保證鋼絲圈的纏繞效果,確保鋼絲圈的尺寸精度,確保鋼絲圈的產品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鋼絲纏繞模塊,包括纏繞板和定位塊,纏繞板通過螺絲固定在定位塊上方;定位塊整體形狀為長方體;纏繞板的上表面為圓弧柱面,纏繞板的下表面與定位塊的上表面平行;纏繞板的上表面設有六個相互平且間距相等的纏絲槽,纏絲槽沿圓弧柱面的圓周方向而貫穿纏繞板的上表面;定位塊頂部設有兩個長條形第一凸沿,第一凸沿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平行,第一凸沿的上表面與定位塊上表面持平,第一凸沿沿其延伸方向至少設有兩個豎直的第一定位通孔;纏繞板的下表面設有與第一定位通孔相配的定位螺絲孔,螺絲貫穿第一定位通孔并緊固于定位螺絲孔內;定位塊的底部設有兩個長條形第二凸沿,第二凸沿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垂直;第二凸沿的下表面與定位塊下表面持平,第二凸沿沿其延伸方向至少設有兩個豎直的第二定位通孔。
優選的,所述定位塊下表面設有至少一個卡條。
優選的,所述卡條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平行。
優選的,所述定位塊下表面設有至少一個卡槽。
優選的,所述卡槽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平行。
優選的,所述纏絲槽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正六角形的下半部結構。
優選的,所述纏絲槽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斜六角形的下半部結構,纏絲槽底面與纏繞板的上表面形成由15度的夾角。
上述結構的設置,使纏繞板能緊固定位在定位塊上,防止纏繞板和定位塊發生相對移動,且定位塊能緊固定位在纏繞機的轉動軸上,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與轉動軸平行,多個本實用新型的鋼絲纏繞模塊以纏繞機的轉動軸為中心線對稱分布,能形成一個整體的圓柱體結構,各鋼絲纏繞模塊對應位置的纏絲槽在同一豎直面上,六根鋼絲能通過六個纏絲槽同步纏繞,一次完成六個鋼絲圈的纏繞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鋼絲纏繞模塊,所述鋼絲纏繞模塊能保證鋼絲圈的纏繞效果,確保鋼絲圈的尺寸精度,確保鋼絲圈的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絲纏繞模塊,包括纏繞板1和定位塊2,纏繞板1通過螺絲8固定在定位塊2上方;定位塊2整體形狀為長方體;纏繞板1的上表面為圓弧柱面,纏繞板1的下表面與定位塊2的上表面平行;纏繞板1的上表面設有六個相互平且間距相等的纏絲槽3,纏絲槽3沿圓弧柱面的圓周方向而貫穿纏繞板1的上表面;定位塊2頂部設有兩個長條形第一凸沿4,第一凸沿4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平行,第一凸沿4的上表面與定位塊2上表面持平,第一凸沿4沿其延伸方向至少設有兩個豎直的第一定位通孔;纏繞板1的下表面設有與第一定位通孔相配的定位螺絲孔5,螺絲8貫穿第一定位通孔并緊固于定位螺絲孔5內;定位塊2的底部設有兩個長條形第二凸沿6,第二凸沿6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垂直;第二凸沿6的下表面與定位塊2下表面持平,第二凸沿6沿其延伸方向至少設有兩個豎直的第二定位通孔。所述定位塊2下表面設有兩個卡條7,所述卡條7與圓弧柱面所在圓柱的軸線平行。所述纏絲槽3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狀為斜六角形的下半部結構,纏絲槽3底面與纏繞板1的上表面形成由15度的夾角。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澳星機電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未經澳星機電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17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型古建筑木窗結構
- 下一篇:新型預裝式變電站下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