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90580.1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5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潤澤;王自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輝輪;王蕓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 二維 空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收發一體模塊中光模塊與PCB板連接的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
背景技術
光收發一體器件中,光器件的收端一般是通過柔板與PCB主板相連,通常光器件的收端端面與PCB主板不在同一個平面,即光器件的收端處在與PCB主板垂直的平面上。
因此,為了滿足PCB主板與光器件的收端連接,現有的連接方式主要是對柔板進行彎折后將柔板的兩端分別與PCB主板、以及光器件的收端連接,雖然柔板經彎折后可將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光器件的收端與PCB主板連接,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處:柔板在折彎時,位于柔板折彎的邊緣處容易因應力集中而開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不易斷裂、使用壽命更長的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包括設置有折彎的柔板本體,所述折彎的內側邊緣設置有過渡缺口。
通過在折彎的側邊緣設置過渡缺口,替代了現有技術中,折彎的側邊緣處尖角結構,從而減緩該處應力集中的現象,避免柔板上折彎的側邊緣處容易因應力集中而開裂的情況,提高了柔板的使用壽命。
所述柔板本體包括與光器件連接的第一板面、以及與PCB主板連接的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通過折彎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連接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板面與第二板面相互垂直。采用這樣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連接穩定可靠的有益效果,并有利于節省模塊的內部空間。
優選的,所述折彎為90°折彎。
所述過渡缺口呈弧形。采用這樣的結構,更有益于優化柔板在折彎的側邊緣處的應力情況,進一步避免柔板上折彎的側邊緣處因應力集中而開裂,從而提高了柔板的使用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折彎的內側邊緣設置過渡缺口,替代了現有技術中,折彎的內側邊緣的尖角狀的結構,從而減緩該處應力集中的現象,避免柔板上折彎的側邊緣處容易因應力集中而開裂的情況,提高了柔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開設過渡缺口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柔板本體—1;第一板面—1a;第二板面—1b;折彎—2;過渡缺口—3,內側邊緣—4;尖角—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種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包括設置有折彎2的柔板本體1,為了解決現有結構中折彎2的側邊緣呈尖角5、應力集中易開裂的問題,在折彎2的內側邊緣4設置有過渡缺口3,過渡缺口3以除料的方式將折彎2的側邊緣處切除一塊區域,以減小折彎2在尖角5處的應力,避免其開裂,從而增加了柔板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應力均布,過渡缺口3呈弧形,并且過渡缺口3設置于折彎2的側邊緣、以及與該折彎2的側邊緣相連的一部分的柔板本體1,從而進一步避免尖角的產生,從而提高壽命。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連接二維空間的柔板中,柔板本體1包括與光器件連接的第一板面1a、以及與PCB主板連接的第二板面1b,在第一板面1a、以及第二板面1b上分別設置有相應的連接部,第一板面1a和第二板面1b通過折彎2連接,且第一板面1a與第二板面1b相互垂直,用以連接第一板面1a和第二板面1b的折彎2為90°折彎2,采用這樣的結構,柔板本體1只需一次折彎2,即可連接相互垂直的兩個平面,具有結構簡單、連接穩定的有益效果。
其余結構請參閱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未經索爾思光電(成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905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