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海水專用燃煤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7301.6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88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修豐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陽豐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44 | 分類號: | F24H1/44;F23B10/00;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顯榮 |
| 地址: | 2651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海水 專用 燃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節能燃煤爐,具體講是一種臥式海水專用燃煤爐,屬于燃煤爐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海產品養殖中所用鍋爐以直燒方式為主,煤在爐膛內燃燒的同時,不斷排放大量的煙氣和粉塵,粉塵的排放不僅對大氣產生污染,同時也挾帶了大量可燃的微小煤粒,煙氣的排放又帶走部分熱能,造成浪費。而采用順燒法的燃煤爐耗煤多,熱效低且嚴重污染環境。雖然對此問題曾有采取不同的改進措施,比如在排煙裝置上安裝各種形式的除塵裝置,但無法從根本上克服順燒法燃煤爐的缺點。隨著沿海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一種節能環保鍋爐已成為養殖業的迫切需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耗低、熱效高、無粉塵排放的臥式海水專用燃煤爐。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臥式海水專用燃煤爐,其特別之處在于由主爐和副爐通過煙道串聯組成,主爐包括設置在鍋爐外圍的外膽16、外膽包裹的內膽17、設置在爐膛側面的進煤口8、爐膛底部的下爐排2和儲灰室1、與爐膛相連通的混合加熱攔火管群9及煙道10,爐膛由水冷爐排4分隔為上燃燒室5和下燃燒室3,上燃燒室5的上部設有與上燃燒室相通的上攔火管群6,爐膛與混合加熱攔火管群9之間設有增加受熱面積的水套7。
所說的副爐內部設有副攔火管群11、底部設有渦風除塵室12、渦風除塵室與排煙口13相通。
所說上攔火管群6、混合加熱攔火管群9、副攔火管群11均采用能提高熱傳導效率的螺紋管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由易燃物如細木材等引火后點燃上燃燒室5內的燃料,燃料在自然充氧中擴大火焰,內膽內溫度不斷提高,火焰向下沖向排列較疏的水冷爐排4,進入下燃燒室,一部分灰塵和火炭落入下燃燒室3繼續燃燒,與下爐排2上的燃料形成雙層燃燒,上下燃燒反復振蕩,直至將細小粉粒燒完,上下雙層熾熱的火焰使燃料燃燒徹底而充分,在大幅度升溫的同時,煙氣中所夾帶的粉狀煙塵沉降至儲灰室1底層,在儲灰室被截留,定期清除;煙塵不直接對外排放,高溫煙氣穿過水套7,通過混合加熱攔火管群9被其吸收部分熱量,再經煙道10進入副爐,經副攔火管群11再次吸收熱量,然后進入底部的渦風除塵室12,通過排煙口13由引風機14將煙灰引入煙囪15排出,完成燃燒過程。
海水先進入副爐,經過副爐內部的副攔火管群11,一次受熱后進入主爐,經過攔火管群6、混合加熱攔火管群9和水套7被加熱后經主爐頂部的出水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煙塵少、熱效高的原因在于:燃燒中的煤粒下沖至下燃燒室內,在下燃燒室與下爐排形成混合振蕩燃燒,燃燒徹底,直至燒完,煙塵不會排向空氣,燃燒產生的熱量依次被上攔火管群、混合加熱攔火管群及副爐中副攔火管群內的海水吸收,熱量損失少;燃燒的全過程近乎在隔熱密封中進行,環保節能優于傳統燃煤爐,燃燒室內采用高效螺紋管群6可加大傳熱面積,延緩火焰上升速度,提高熱傳導效率。本實用新型燃煤爐可設計成常壓或承壓燃煤爐,可同時供熱,及提供飲用水。
本實用新型優點:
1、一體式設計,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將普通鍋爐的燃燒器改為反燒式燃燒器直接加熱海水,且燃燒器的工作方式與普通鍋爐有所不同,該燃燒器的結構更加簡單,而且易于維護。
2、能耗低、熱效高。由于采用反燒式充氧燃燒,加上燃煤在上燃燒室和下燃燒室內反復燃燒,使燃煤的熱能近乎在封閉隔熱狀態下進行充分釋放,主爐內部的上攔火管群和混合加熱攔火管群吸收大量熱量,又經副爐內副攔火管群再次吸收熱量,其熱傳遞效率高于傳統燃煤爐,經測試熱效率可達85.85%,節能率可達27%,節時率可達12%以上。
3、無粉塵排放,符合環保要求。本實用新型燃煤爐,燃料近乎在封閉隔熱狀態下進行充分燃燒,燃煤產生的煙塵大部分落入主爐儲灰室內,煙氣進入副爐后在渦風除塵室被全部截留,進行定時處理,正常燃燒時排出的廢氣中無煙塵等污染顆粒,符合環保要求。
4、體積小且操作環境好。由于本實用新型燃煤爐取消傳統的外加除塵排煙裝置,體積明顯減小,鍋爐房的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操作環境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1、儲灰室,2、下爐排,?3、下燃燒室,?4、水冷爐排,?5、上燃燒室,6、上攔火管群,7、水套,8、進煤口,9、混合加熱攔火管群,10、煙道,11、副攔火管群,12、渦風除塵室,13、排煙口,14、引風機,15、煙囪,16、外膽,17、內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陽豐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海陽豐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73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