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胚胎培養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6531.0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9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懷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懷秀 |
| 主分類號: | C12M3/00 | 分類號: | C12M3/00;C12M1/2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12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胚胎 培養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培養皿,具體是一種用于胚胎培養的培養皿。
背景技術
目前,胚胎培養用的培養皿有兩種:一種為平皿,一種是具有互相連通小孔組成的集中培養井及單獨培養井。前者非為胚胎培養專用,后者雖設計了由互相連通小孔組成的集中培養井及小液滴培養井,但在培養完成后,要將擬移植或冷凍的胚胎集中到另一個培養皿中。這樣,不僅增加胚胎在培養箱外的暴露,而且在反復從一個培養皿向另一個培養皿轉移時,易于出現失誤,以致丟失胚胎。
發明內容
為了減少胚胎轉移次數及在培養箱外暴露的時間,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胚胎培養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胚胎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和培養皿蓋,培養皿體底部設有胚胎共培養井和胚胎單獨培養井,培養皿體底部還設有移植胚胎集中井。
胚胎共培養井由幾個互相連通的胚胎培養井組成,用于對質量相近的兩原核胚胎分類進行共培養。胚胎單獨培養井用于1個原核或無原核,懷疑為已受精但暫時尚未出現原核、出現1個原核或2個原核均消失的早期胚胎進行單獨培養及觀察。移植胚胎集中井,用于將計劃移植的胚胎合并在一起,并轉移到胚胎移植液滴中。
培養皿底部還設有冷凍胚胎集中井,用于將計劃冷凍的胚胎合并到一起,并集中轉移到胚胎冷凍液中。
培養皿蓋內側設有條狀突起,使培養皿加蓋后培養皿體上邊緣與培養皿蓋之間有一定空隙,以便培養箱內的氣體能進入培養皿內,對其中的培養液酸堿度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胚胎培養皿可以對質量相近的胚胎進行共培養,對特殊胚胎進行單獨培養,還可以對欲移植及冷凍的胚胎進行分別集中。將優質胚胎集中在一起共培養,有利于胚胎之間發揮旁分泌作用,促進胚胎的生長。將單原核或無原核但懷疑已受精的胚胎進行分別培養,可以避免將狀況不明的胚胎丟棄,并對這些胚胎發育情況進行跟蹤。將擬移植及冷凍的胚胎分別在移植胚胎集中井及冷凍胚胎集中井中合并,可以減少在胚胎培養皿與移植培養皿以及冷凍培養皿之間轉移胚胎的次數,減少胚胎在培養箱外暴露的時間,降低胚胎操作過程中發生失誤的幾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胚胎培養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的C—C剖面示意圖。
圖5為培養皿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胚胎共培養井,2-胚胎單獨培養井,3-移植胚胎集中井,4-冷凍胚胎集中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胚胎培養皿做具體說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胚胎培養皿,包括培養皿體和培養皿蓋,培養皿體底部設有胚胎共培養井1(如圖1、圖2、圖4所示)和胚胎單獨培養井2(如圖1、圖2所示),培養皿體底部還設有移植胚胎集中井3(如圖1、圖3所示)。移植胚胎集中井3是形成于培養皿體底部的凹孔。胚胎單獨培養井2均編號標識,以便對胚胎的發育情況進行跟蹤。
培養皿底部還設有冷凍胚胎集中井4(如圖1、圖3所示),冷凍胚胎集中井4也是形成于培養皿底部的凹孔。
如圖5所示,培養皿蓋內側設有條狀突起5,保證培養皿加蓋后培養皿體上邊緣與培養皿蓋之間有一定空隙,以便培養箱內的氣體能進入培養皿內,對其中的培養液酸堿度進行調節。
在取卵日,在胚胎培養皿各井中加入胚胎培養液,上覆石蠟油,置培養箱中平衡過夜。取卵次日,將受精液中卵子外的顆粒細胞剝離,并對卵子受精情況進行評分,將具有兩個原核而且原核胚胎評分相近的優質胚胎轉移入胚胎培養皿的胚胎共培養井1中進行培養。出現一個原核或沒有原核但卵子周圍出現兩個極體的卵子,有可能是已經受精但其中一個或兩個原核尚未出現或已經崩解的受精卵。由于情況不確定,將這些胚胎分別置入胚胎單獨培養井2中進行跟蹤觀察。在胚胎培養到一定階段后,如取卵后3天,將擬移植的胚胎集中到移植胚胎集中井3中,再將擬移植的胚胎一起轉移到移植皿的移植液中。將擬冷凍的胚胎集中到冷凍胚胎集中井4,再將擬冷凍胚胎一起轉移到冷凍皿內的冷凍液中。通過集中轉移擬移植或擬冷凍的胚胎,可以減少操作時間,并降低因操作失誤胚胎丟失的幾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懷秀,未經王懷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65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