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爐頭點火針、感應針陶瓷體承燒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6452.X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18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秋生 |
| 主分類號: | F24C15/00 | 分類號: | F24C15/00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關華 |
| 地址: | 225800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寶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點火 感應 陶瓷 體承燒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承架,特別涉及一種陶瓷件燒制時使用的承燒板。
背景技術
爐頭點火針、感應針陶瓷體作為煤氣灶、燃氣灶點火針或感應針的載體,其因上部均有法蘭式環形凸體出作為爐頭點火高度定位,由于其結構的特殊性,所以產品燒結時必須采用承燒架吊燒的方式;現有爐頭點火針、感應針陶瓷體的承燒架包括一只矩形有底剛玉匣缽或者在剛玉平板上加一只剛玉圈,陶瓷管作為吊燒支承架,先將陶瓷管裝進剛玉匣缽或剛玉圈內,再將爐頭點火針或感應針插進陶瓷管中處于吊燒狀態,簽于推板窯窯爐高度的限制,每車只能放置兩層剛玉匣缽或剛玉圈,根據點火針或感應針法蘭式環形凸出體的最大直徑排列,剛玉匣缽或剛玉圈內一般只能裝點火針或感應針168根左右,即推板窯每車只能燒制點火針或感應針336根左右,燒制效率較低;使用上述剛玉匣缽或剛玉圈燒制陶瓷件時,會因底部不平,導致陶瓷管傾斜,點火針或感應針發生彎曲的現象,成品的合格率不高;剛玉匣缽或剛玉圈經反復使用很容易損壞,生產成本較高;另外,剛玉匣缽或剛玉圈會擋住熱輻射,陶瓷件受熱受到影響,要達到額定溫度,需消耗較多的能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爐頭點火針、感應針陶瓷體承燒架,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承燒架操作煩鎖、缽具損耗大、燒制效率低、燒制的成品合格率不高以及消耗能源較多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包括一整體燒制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陶瓷承燒架體,所述陶瓷承燒架體的下端設置四只方形支撐腳,所述四只方形支撐腳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陶瓷承燒架體下端面四個角處;在所述陶瓷承燒架體上設置若干豎向且均布的吊燒孔,所述每隔一個吊燒孔的上端低于相鄰兩個吊燒孔的上端,所述上端較低的吊燒孔的上端面與側壁形成與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配合的沉孔,所述沉孔高度、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的高度、直徑,所述沉孔的外周形成支承凸臺,所述支承凸臺的側壁設置成與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爐頭點火針或感應針先依次插入帶沉孔的吊燒孔后再依次插入帶支承凸臺的吊燒孔;上述這種高、低錯開排布,使得點火針或感應針在承燒架的空間利用率最大化;本承燒架的截面只是原來剛玉匣缽或剛玉圈的四分之一,且使用本承燒架體無再用剛玉匣缽或剛玉圈,節省了剛玉匣缽底部或剛玉圈底部剛玉平板的高度空間,因此,按原高度比例,本承燒架可以放置三層,每層可以放置四塊;所述陶瓷承燒架每塊承載量為100根左右,每層即為400根左右,這樣推板窯每車可以燒制1200根左右,其生產效率接近原來的三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陶瓷承燒架架層之間設置四個小支撐墊塊,四個小支撐墊塊支撐在各陶瓷承燒架的四個角,且支撐墊塊上分別設有與陶瓷承燒架相對應且一樣大小的軸向通孔,確保其與各陶瓷承燒架上的點火針、感應針對應吻合,小支撐墊塊套接上去后,陶瓷承燒架的上端面與小支撐墊塊的下端面吻合、齊平,這樣可保證上層陶瓷承燒架疊上去后,平穩且不會碰到下層點火針;陶瓷承燒架被小支撐墊塊支承處于架空狀態,加上其不需要再用剛玉匣缽或剛玉圈,不會阻擋熱輻射,熱利用率提高,所需消耗的能源減少;同時省去了剛玉匣缽或剛玉圈的購置成本;本陶瓷承燒架的吊燒孔均設置成與點火針或感應針主體直徑基本吻合,再有陶瓷承燒架為一體燒制且面積小不易變形,因此,插裝上去的點火針或感應針胎體不會發生傾斜晃動,燒制后的成品也不會出現彎曲現象,成品的合格率大大提高;本陶瓷承燒架的四只方形支撐腳,既可以保證最下層的承燒架體架空,也可以與兩層之間的小支撐塊對應疊加,加高了架空空間,使得熱利用率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中,1、陶瓷承燒架體,2、方形支撐腳,3、吊燒孔,4、沉孔,5、弧形面,6、支承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爐頭點火針、感應針陶瓷體承燒架包括一整體燒制的長方體或正方體陶瓷承燒架體1,陶瓷承燒架體1的下端設置四只方形支撐腳2,四只方形支撐腳2分別固定連接在陶瓷承燒架體1下端面四個角處;在陶瓷承燒架體1上設置若干豎向且均布的吊燒孔3,每隔一個吊燒孔3的上端低于相鄰兩個吊燒孔3的上端,上端較低的吊燒孔3的上端面與側壁形成與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配合的沉孔4,沉孔4高度、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的高度、直徑,沉孔4的外周形成支承凸臺6,支承凸臺6的側壁設置成與點火針或感應針的法蘭式環形凸起配合的弧形面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秋生,未經陳秋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64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