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86354.6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34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耀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耀民 |
| 主分類號: | H01T23/00 | 分類號: | H01T23/00;H01H3/1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域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蘇艷肅 |
| 地址: | 05123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旋 控制 啟閉 負離子 發(fā)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負離子發(fā)生器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負離子發(fā)生器的開關結構一般采用普通電器開關結構,由于其耐用性差,易于損壞,因而不能有效滿足使用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性能穩(wěn)定,不會發(fā)生故障的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以解決現(xiàn)有負離子發(fā)生器存在的開關結構耐用性差,易于損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包括有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安裝于半球狀上殼體內,所述上殼體安裝于半球狀下座體上;在所述上殼體底面以及下座體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碰合機構以及回位機構;所述碰合機構使上殼體與下座體位置固定,所述回位機構使上殼體相對下座體進行旋轉;在所述上殼體及下座體的相對應位置上還設置有觸碰開關。
本實用新型采用這種結構,半球狀的上殼體安裝于半球狀的下座體內,當碰合機構關合時,關合力使上殼體與下座體的位置相對固定,此時,回位機構處于拉伸狀態(tài),上殼體及下座體的相對應位置上設置的觸碰開關處于分離狀態(tài),負離子發(fā)生器處于斷電關閉狀態(tài)。當碰合機構分開時,關合力消失,處于拉伸狀態(tài)的回位機構將帶動上殼體在下座體內旋轉,并使所述觸碰開關處于啟動狀態(tài),使負離子發(fā)生器處于通電開啟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的所設計的這種負離子發(fā)生器整個工作狀態(tài)的開啟與關閉過程為純機械結構,從而提高了其耐用性差,從而增加負離子發(fā)生器的耐用性而有效滿足使用需求。
在上述技術方案下,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技術方案為:
所述碰合機構包括固定于上殼體底面的掛鉤以及固定于下座體內的與掛鉤配合的掛座。
所述碰合機構為固定于上殼體底面和下座體內的磁碰結構。
所述回位機構為回位彈簧,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固定于下座體內,另一端接于上殼體底面上設置的連接桿的下端,在所述下座體上開有供連接桿穿行滑移的條孔。
所述觸碰開關包括上殼體底面上設置的觸碰桿和下座體內設置的開關本體,所述觸碰桿的下端向下穿過所述條孔并在條孔內滑移。
所述上殼體的頂面開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內安裝有負離子發(fā)生器的碳纖維發(fā)射頭;所述上殼體的頂面上方安裝有頂蓋,所述頂蓋上開有出氣孔;所述碳纖維發(fā)射頭的上端與所述頂蓋的下底面平齊;所述觸碰桿的上端自上殼體的底面、頂面的安裝孔內穿出后與頂蓋相固接;所述觸碰桿的下端設置有撥臂,所述撥臂伸出于所述條孔,在所述下座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與所述條孔垂直的用于使所述撥臂帶動觸碰桿轉動的限位筋、限位柱。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處于開啟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觸碰桿和限位筋、限位柱之間的位置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包括有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安裝于半球狀上殼體內,所述上殼體安裝于半球狀下座體上;在所述上殼體底面以及下座體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碰合機構以及回位機構;所述碰合機構使上殼體與下座體位置固定,所述回位機構使上殼體相對下座體進行旋轉;在所述上殼體及下座體的相對應位置上還設置有觸碰開關。
圖1、圖2所示,自旋控制啟閉的負離子發(fā)生器,包括有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3,所述負離子發(fā)生器本體安裝于半球狀的上殼體9內,所述上殼體的凸面安裝于半球狀下座體13的凹面內。所述下座體13插接安裝于底座6上。
在所述上殼體底面以及下座體的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碰合機構,該碰合機構可以選用現(xiàn)有技術中任意一種已知的可方便地實現(xiàn)固合與分離的結構,如可以選用廣泛應用于門扇和墻面上的相互配合的磁碰結構,即將組件分別固定于上殼體底面和下座體內的磁碰結構。
所述碰合機構也可以選用圖1、圖2所示的結構:固定于上殼體底面的掛鉤4以及固定于下座體內的與掛鉤配合的掛座5,所述掛鉤4安裝于滾輪7上,所述滾輪7安裝于滑臂14末端,所述滑臂14上端固定于上殼體的底面,所述滑臂14下端自下座體13的相應位置上開設的條狀滑孔內穿出并與所述滾輪7相接。采用該結構時,所述滑臂14與所述上殼體的球狀底面垂直,隨上殼體轉動至不同位置,掛鉤4的角度會發(fā)生變化,由此,使上殼體轉動時就可使得掛鉤4與掛座5之間實現(xiàn)掛合或分離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耀民,未經胡耀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63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眼安全半導體泵浦激光打標機
- 下一篇:全自動攻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