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鑄造模具散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6166.3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52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孔令輝;曹銘暉;潘龍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三江航天萬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4 | 分類號: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志菊 |
| 地址: | 432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鑄造 模具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模具散熱裝置,具體地指一種適用于低壓鑄造模具中環狀結構產品的模具散熱裝置。屬于有色金屬鑄造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低壓鑄造技術廣泛應用于有色金屬制造領域,由于低壓鑄造具有材料流動性好、可在壓力下結晶、組織致密的優點,從而產品的力學性能優越,并可制造形狀復雜的產品。通過散熱來逐步降低模具和成型零件的溫度,從而獲得用戶滿意的產品。目前模具行業通常的散熱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氣介質散熱;二是通過水介質散熱;三是通過局部散熱。由于各產品零件尺寸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尤其是形狀復雜且性能要求較高的零件,對模具結構的合理性、散熱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氣體或水介質優點是散熱迅速、模溫下降快;缺點一是溫度下降過快容易造成激冷,二是需專門的氣(或水)管路,占用一定的空間。但受鑄造模具結構形式和尺寸所限,尤其是在特殊結構的凸凹不平面,壁厚不均的情況下,氣或水介質由于需要管路控位,因不能安裝氣(或水)路,而不能完全介入模具中,產品零件會在氣或水介質不能到達的局部產生縮孔、收縮不均、疏松等缺陷,故造成成型合格率低、質量穩定性差,增加生產成本,影響生產進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局部散熱冷卻方式設計一種鑄造模具散熱裝置,從模具結構的散熱上解決產品成型過程中冷卻不均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低壓鑄造模具散熱裝置包括與模具腔壁結合部分和熱量引出部分,其與模具腔壁結合部分采用圓柱形鋼塞,鋼塞的前端是與模具腔壁的適配端面,后端是與熱量引出部分連接的內螺紋螺母;熱量引出部分是散熱銅棒,散熱銅棒的前端是與所述內螺紋螺母匹配的螺桿。?
所述的散熱銅棒的直徑與鋼塞的直徑相同。所述的散熱銅棒的尾端有方柱形旋合操作段。?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零件分部在圓周的凸凹部分進行散熱處理。大部分盤形產品零件在圓周上有凸凹不勻的現象,此容易產生鑄造缺陷。由于結構所限,不適應以增加冷卻氣(或水)管來進行冷卻,故需在模具凸凹部位增加了相應的散熱棒,其數量根據模具結構形式進行設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是安裝靈活方便;二是散熱棒的位置和數量確定具有相當的靈活性,能適應不同復雜盤形零件各相異性冷卻的需要;三是拆卸容易,占用空間少;四是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凹模型腔上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鑄造模具散熱裝置包括與模具腔壁結合部分和熱量引出部分,其與模具腔壁結合部分采用圓柱形鋼塞1,鋼塞1的前端是與模具腔壁的適配端面1a,后端是與熱量引出部分連接的內螺紋螺母1b;熱量引出部分是散熱銅棒2,散熱銅棒2的前端是與所述內螺紋螺母1b匹配的螺桿2a。?
所述的散熱銅棒2的直徑與鋼塞1的直徑相同。?
所述的散熱銅棒2的尾端有方柱形旋合操作段2b。能方便使用扳手進行旋合操作。?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凹模型腔上使用示意圖:圖2是以一種有代表性盤類零件為例:在凹模型腔3上,本實用新型分布在圓周適當位置,可根據實際散熱情況設置散熱棒,更加有利于模具的散熱平衡,特型邊模4是因產品異型部位設計。?
以圖2所示,先在凹模型腔3圓周需要增加散熱的部位加工與散熱銅棒2直徑一致的孔,保持間隙配合,再將鋼塞1放進去,端面1a與凹模型腔3在結合面A進行焊接,并修平拋光,端面1a與整個型腔圓周保持一致,然后利用螺紋把可拆式散熱銅棒2旋合進鋼塞1即可。散熱銅棒2的優點在于可以拆卸,并通過試模后的產品內部情況來確定其相應部位是否增減散熱棒2。可拆式散熱銅棒2的長度以不阻礙生產加工為前提,越長則增加冷卻速度,其冷卻效果越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三江航天萬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三江航天萬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61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