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恒溫電池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5934.3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5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呂巖;樊彥良;崔中華;周志勇;蔡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10/5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電池箱。
背景技術
目前,鋰離子動力電池最佳使用(充放電)環境溫度為0℃~45℃,然而高溫特別是夏季,電池充放電過程或濫用等均會造成電池溫度升高(>55℃),影響電池的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冬季地區,當溫度低于0℃,電池的放電電壓平臺和容量保持率將明顯降低,嚴重影響動力性能和續駛里程,而過低溫度對電池充電也十分困難,因此保證電池箱體在最佳使用溫度范圍的恒溫環境,對于電池容量發揮和壽命保持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恒溫電池箱是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中均能夠保證電池箱溫度維持電池運行溫度的電池箱。現有技術中,在低溫環境下,多采用微電池配備加熱裝置的方法,在高溫環境中多采用風冷散熱的方法,所以需要消耗較多能量制冷,而且需要較大的空間。專利CN?101533932A蓄電池恒溫方法中提到利用冷熱管和蓄冷熱箱調節電池箱體溫度,此方案中冷區和熱區分開設置,該設計占據空間更大,在小型電動工具中使用受到局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恒溫電池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恒溫電池箱的體積大、耗能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恒溫電池箱,包括箱體,箱體中設有儲熱器和溫度均衡裝置,溫度均衡裝置包括一組串聯的半導體熱電芯片,該組半導體熱電芯片的兩個熱量端分別連接有散熱片,一個熱量端的散熱片延伸分布在所述箱體中,另一端的散熱片延伸分布在所述儲熱器中,儲熱器中填充有儲熱材料。
所述箱體中設有控制器和溫度傳感器,控制器輸出控制連接所述熱電芯片,輸入采樣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
所述儲熱材料為相變材料。
所述相變材料為熔點在15-45℃的單一或混合的相變材料。
所述恒溫電池箱中還包括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包括設置在箱體中的第一電加熱器和設置在儲熱器中的第二電加熱器;所述控制器輸出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電加熱器與第二電加熱器。
所述箱體為保溫箱體或者箱體內側設有一層保溫材料構成的保溫層。
本實用新型的恒溫電池箱在制冷方面與現有技術有顯著區別,它在箱體中設置儲熱器與一個溫度均衡裝置,溫度均衡裝置包括半導體熱電芯片和半導體熱電芯片兩個熱量端的散熱片,兩端的散熱片分別分布在儲熱器和箱體中。半導體熱電芯片起到“熱泵”的作用,當箱體中溫度過高時,將熱量泵入儲熱器;當箱體中溫度過低時,將儲熱器中的熱量泵入箱體,為箱體保溫。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不主要依賴外部能量,而通過控制半導體熱電芯片均衡內部熱量分配,也不會浪費內部能量,所以能耗低、熱轉換效率高、節能環保,而且整體體積小,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恒溫電池箱內部布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恒溫電池箱,該恒溫是指將電池箱中溫度維持在電池的最佳運行穩定范圍內,對于一般的鋰離子電池,一般為0-45℃。該恒溫電池箱的箱體3中設有一個儲熱器4和熱量均衡裝置,熱量均衡裝置的核心是一組串聯的半導體熱電芯片5,半導體熱電芯片5具有一個冷端與一個熱端,半導體熱電芯片5是一種“熱泵”,將熱量從熱端向冷凍傳導,而且通過控制半導體熱電芯片5的電流,可以使冷端和熱端翻轉,通過控制電壓,改變熱量傳導的速度。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半導體熱電芯片材質為金屬化合物及其固溶體合金,如Bi2Te3/Sb2Te3、PbTe、SiGe、CrSi等。
本實施例中,為了敘述方便,設一組串聯的半導體熱電芯片5具有第一熱量端與第二熱量端。第一熱量端連接箱體中的散熱片61,第二熱量端連接儲熱器4中的散熱片62,儲熱器4中填充有儲熱材料7,儲熱材料7的熔點為15-45℃的相變材料;且其可為有機物質、無機物質或有機物質及無機物質的混合物,所述有機物質可為石蠟、硬脂酸正丁酯、棕櫚酸丙基、十四烷基醇、十六烷基醇、羊酸酯或所述任意兩種(含兩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無機物質可為氟化鉀、氯化鈣、硫酸鈉、磷酸鈉、硝酸鋅、硝酸鋰、碳酸鈉或所述任意兩種(含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未經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59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