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過快速沉淀法制備微納米粉體的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85123.3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7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續(xù)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3/02 |
| 代理公司: | 寧夏專利服務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趙明輝 |
| 地址: | 750021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快速 沉淀 法制 納米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特別適用于通過快速沉淀法制備微納米粉體的裝置。
背景技術
微納米粉體與常規(guī)粉體相比具有具有顆粒小、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強等特性,這些微納米粉體的奇特性和優(yōu)越性,克服了許多常規(guī)粉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使得微納米制備技術在化工、材料、醫(yī)藥等眾多領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微納米粉體的制備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機械的方法利用外加機械力,部分地破壞物質(zhì)分子間的內(nèi)聚力來達到粉碎的目的,粉碎過程將機械能轉(zhuǎn)化成表面能以增加顆粒的表面積,減小其粒度。但通過粉碎得到的粉體顆粒粒度分布較寬、能耗大且粉碎過程中易使熱敏性的物質(zhì)變質(zhì)。另一種是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原子或分子態(tài)的物質(zhì)凝聚成所需的微細微粒。此法工藝簡單,成本較低,但所得粉體顆粒粒度分布不均,易團聚,流動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連續(xù)生產(chǎn)粒度分布均勻且可控的通過快速沉淀法制備微納米粉體的裝置。
一種通過快速沉淀法制備微納米粉體的裝置,包括磁力加熱攪拌器,在該磁力加熱攪拌器上安裝有水浴槽,在該水浴槽中間安裝有反應器,前述磁力加熱攪拌器的攪拌轉(zhuǎn)子安裝在該水浴槽內(nèi),其特別之處在于:在所述反應器中部安裝有一隔板將反應器分為上、下兩層,該隔板的一側(cè)與反應器內(nèi)壁之間留有間隙從而供反應器內(nèi)的介質(zhì)在上、下兩層之間流通,在所述反應器上方安裝有一電動攪拌器,該電動攪拌器的攪拌軸伸入反應器內(nèi),在攪拌軸上安裝有2支攪拌槳并且分別位于反應器中的上、下層內(nèi)。
其中在反應器的上層安裝有進料管,該進料管的一端伸入反應器內(nèi)而另一端伸出水浴槽外,而在反應器的下層安裝有出料管,該出料管的一端伸入反應器內(nèi)而另一端伸出水浴槽外。
其中進料管有3個并且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出料管有1個,在該出料管上安裝有調(diào)節(jié)閥。
其中反應器內(nèi)的進料管開口處為45度的斜面并且開口向上。
其中在反應器的上蓋上開有5個通孔,電動攪拌器的攪拌軸從中間的通孔穿過,其余的通孔中1個作為氣體放空口,另外3個通孔中均插有測量套管。
其中在水浴槽內(nèi)安裝有測溫儀。
其中隔板的一側(cè)與反應器內(nèi)壁之間間隙的橫截面為弓形。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以更準確和有效的控制晶體在結晶析出時的操作條件,經(jīng)過試用證明能夠制備出顆粒尺度小、粒度分布均勻且分散性好的微納米粉體。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反應器(4)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3根進料管(5)與反應器(4)上蓋上的5個通孔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通過快速沉淀法制備微納米粉體的裝置,包括磁力加熱攪拌器10(即帶有加熱功能的磁力攪拌器),在該磁力加熱攪拌器10上安裝有水浴槽7,磁力加熱攪拌器10的攪拌轉(zhuǎn)子11安裝在水浴槽7底部,在該水浴槽7中間安裝有反應器4,另外在反應器4上方安裝有一電動攪拌器1,該電動攪拌器1的攪拌軸2伸入反應器4內(nèi),在攪拌軸2上安裝有2支攪拌槳6并且分別位于反應器4中的上、下層內(nèi),即隔板8的上、下兩側(cè)。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主要在:反應器4中部安裝有一隔板8從而將反應器4分為上、下兩層,該隔板8的一側(cè)與反應器4內(nèi)壁之間留有間隙從而供反應器4內(nèi)的介質(zhì)在上、下兩層之間流通,該間隙的橫截面為弓形,即隔板8的一側(cè)為直線,與反應器4內(nèi)壁的圓弧組成弓形。電動攪拌器1的攪拌槳6有2支并且分別位于反應器4中的上、下層內(nèi),很明顯此時攪拌軸2從隔板8中間穿過但隔板8不影響攪拌軸2的轉(zhuǎn)動,同時攪拌軸2與隔板8之間密封以阻止介質(zhì)從該處流通。
如圖1、3所示,在反應器4的上層安裝有進料管5,該進料管5的一端伸入反應器4內(nèi)而另一端伸出水浴槽7外,而在反應器4的下層安裝有出料管9,該出料管9的一端伸入反應器4內(nèi)而另一端伸出水浴槽7外。進料管5具體有3個并且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即間隔120度分布,出料管9有1個,在該出料管9上安裝有調(diào)節(jié)閥,主要用于調(diào)節(jié)流量。另外反應器4內(nèi)的進料管5開口處為45度的斜面并且開口向上從而利于反應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民族大學,未經(jīng)北方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5123.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