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小型沖溝溝頭形態監測的微地貌測量框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5105.5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29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熊東紅;翟娟;蘇正安;李佳佳;董一帆;楊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伍見 |
| 地址: | 61004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小型 沖溝溝頭 形態 監測 地貌 測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小型沖溝溝頭形態及侵蝕量監測的微地貌測量框。
背景技術
我國黃土高原、東北黑土區、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均分布有面積廣大的沖溝,沖溝侵蝕量大、切割速度快,不但蠶食耕地,還毀壞道路,加速土地退化進程,沖溝侵蝕研究對江河泥沙控制和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侵蝕產沙效應是沖溝侵蝕研究的關鍵一環,現階段研究普遍采用小流域泥沙監測的方法進行,但如何定量辨識沖溝各產沙部位(坡面、溝壁、溝床)的不同產沙貢獻,目前尚無簡單、可靠的辦法。如丁文峰等在發表的《地形測針板在坡面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應用》(中國水土保持,2006(1):49-51)一文中應用地形測針板結合相關軟件做出坡面侵蝕前后的三維立體圖,較直觀地反映了坡面各不同空間部位的侵蝕量大小,但由于地形測針板本身的局限性(規格小、只能用于寬度小于50cm的室內水槽實驗),還不能應用到較大范圍的徑流小區土壤侵蝕試驗研究中;張鵬等在發表的《高精度GPS、三維激光掃描和測針板三種測量技術監測溝蝕過程的對比研究》(水土保持通報,2008,28(5):11-15)一文中,應用三維激光掃描法監測坡面溝蝕發育過程,結果表明,激光掃描儀能很好地監測溝蝕演變過程,且對侵蝕量估算精度較高,但由于三維激光掃描儀價格昂貴、對測量人員技術要求高、野外攜帶不便,限制其廣泛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測量準確的用于小型沖溝溝頭形態監測的微地貌測量框。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小型沖溝溝頭形態監測的微地貌測量框,由兩層平行固定布置的網格面組成,兩層網格面大小和每個網格面的網格數量完全相同,兩層網格面上對應的兩個網格的垂直投影能完全重疊。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網格面是鐵制網格面,網格由鐵絲組成。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網格是正方形網格。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兩層網格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15cm至25cm。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網格大小規格為2.5cm×2.5cm。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網格面為長方形網格面,網格面規格為2m×1m。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網格面上各邊的中點固定連接有兩根十字交叉的鋼條。鋼條托住網格,以防止網格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變形。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微地貌測量框,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沖溝溝頭形態的監測,且測量結果準確,結構簡單,具有較強的推廣應用價值。適合用于野外或室內模擬的小型沖溝溝頭的形態監測和土壤侵蝕量計算。
另外本裝置還具有如下優點:????????????????????????????????????????????????微地貌測量框上下網格面之間設有一定間距、兩網格面上的相應網格重疊對齊,保證在測量過程中鋼尺垂直接觸于地表面并且不同時間測量的是地表同一個位置點;?制作測量數據的坐標系統,利用Arcgis軟件方便地處理數據,得到試驗前后土壤侵蝕量;利用Surfer軟件得到沖溝溝頭微地貌表面圖,更直觀地展示微地貌變化。?
附圖說明
圖1為微地貌測量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所示,一種用于小型沖溝溝頭形態監測的微地貌測量框,由兩層平行固定布置的網格面1和網格面1’組成,兩層網格面大小和每個網格面的網格數量完全相同,兩層網格面上對應兩個網格的垂直投影能完全重疊,網格面1和網格面1’通過位于網格面邊上和角上的支撐柱2固定連接。所述網格面是鐵制網格面,網格由鐵絲組成。所述兩層網格面之間的垂直距離為15cm至25cm。所述網格面為長方形網格面,網格面規格為2m×1m。所述網格面上各邊中點固定連接有兩根十字交叉的鋼條3,鋼條托住網格,以防止網格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變形。所述網格是正方形網格,網格大小規格為2.5cm×2.5cm。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微地貌測量框的位置進行固定,固定采用如下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51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物料感應裝置
- 下一篇:一種飼料原料提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