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免染混纖混色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3914.2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9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鐘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薌菲服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3/00 | 分類號: | D03D13/00;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1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免染混纖混色 面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免染混纖混色面料。
背景技術
傳統的紡織工藝是“先紡后染”,纖維先經紡紗、織布,由色織廠或印染廠染成各種需要的顏色,最終加工成紡織面料和服裝。染色是紡織產業鏈中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印染廢水占整個紡織行業生產廢水總量的80%?,印染廢水水量大、成分復雜、色度深、堿度高、有機物含量大。普通染色工藝流程是毛衫坯布→前處理→高溫高壓染色→定型。
在常規染色中,每染1?kg纖維織物,則要產生2~10?kg以上的廢水,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另外,在浴染過程中由于纖維的生產和物理化學處理難以保證其內部結構晶區和無定型區的均勻分布,面料容易產生色差、色斑、色花等染色缺陷,普通染色法的染色均勻性在3.5~4級,色牢度差。由于纖維通過高溫高壓的染色工序,纖維易產生老化、并絲、損傷、收縮和變形現象。
開發一種生產全流程不需染色,達到紗線低碳環保節能,且服用性好的功能性面料,成為紡織界關注的一個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不需染色、低碳環保節能、服用性能好免染混纖混色面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免染混纖混色面料,該面料織物組織為單面平紋組織,紗線采用二根32S賽絡紡紗線合股成紗,所述賽絡紡紗線合股成紗為細絨棉纖維、有色滌綸纖維和竹漿纖維加捻合股紗,并紗捻度為300捻/米。
所述面料橫密:?75縱行/10cm;縱密:56橫列/10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賽絡紡合股紗,形成一種特殊的色紡紗,?具有比一般色紡紗(纖維染色)更獨特的風格。纖維采用滌綸纖維、竹漿纖維和棉纖維合股的賽絡紡紗線,滌綸纖維挺括、耐磨、吸濕性?。恢駶{纖維挺括、透氣、涼爽;棉纖維為天然纖維,?吸汗,?穿著舒適。這幾種原料搭配,如果比例合適,?最終產品服裝穿著結實、舒適又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免染混纖混色面料組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免染混纖混色面料,該面料采用織物組織為單面平紋,采用二根32S賽絡紡紗線合股成紗,?并紗捻度為300捻/米,織造而成;所述賽絡紡紗線,混紡比為25%棉纖維,35%滌綸纖維,40%竹漿纖維。在電腦橫機上編織緯平針織物??椢锝M織:單面平紋;橫密:?75縱行/10cm;縱密:56橫列/10cm;針號:12G;克重:280克/平方米。
其中的滌綸采用原液著色專用滌綸短纖(回收聚酯)。
產品工藝流程
賽絡紡紗→倒筒→織片→套口→平車→手縫→水洗→烘干→整燙→包裝→入庫。
賽絡紡的并條工序是原料混和的關鍵工序,為保證混和均勻,混紡比符合工藝要求,要實行預并后再采取兩道混并。
羅拉徑向跳動小于0.03?mm。
在織造時,先對紗線進行上蠟潤滑處理,以提高紗線的順滑度,避免在織造過程中因紗線打結造成斷紗,從而導致面料出現破洞等瑕疵。上蠟工藝為:使用54號半精煉石蠟經熔化后;按油蠟比為:1:100,添加入機械白油;再制成直徑為4-5厘米(優選4.5厘米),30-38克(優選35克)的中空圓柱體蠟盤。將所制作的蠟盤替代倒筒機上的張力壓盤壓在紗線上,紗線卷裝過程中,依靠蠟盤自重與紗線磨擦自動上蠟。蠟盤在此過程中重量會不斷減少,應控制它不少于15克。
檢測結果:
經國家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陰)權威檢測:根據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FZ/T73010-2008《針織工藝衫》,標準規定,符合一等品要求。具體如下:
本產品耐洗色牢度:4-5級(技術要求3級);耐水色牢度:4-5級(技術要求3級);耐酸汗汁色牢度:4-5級(技術要求3級);耐堿汗汁色牢度:4-5級(技術要求3級)。耐摩擦牢度:干摩擦:4-5級(技術要求3級);濕摩擦:4-5級(技術要求2-3級)。未檢出甲醛(技術要求小于75?mg/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薌菲服飾有限公司,未經江陰薌菲服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39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導磁體的導冷結構
- 下一篇:一種CVD還原爐電極及其絕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