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網版印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3885.X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0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光偉;藍培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隆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5/08 | 分類號: | B41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印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印刷裝置,特別是一種網版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網版印刷又稱透孔法或油印法,是油墨加在一張有細孔的網幕,油墨穿過細孔印到置于其下的紙張上,不需印刷的部位則在網幕上以人工或機械制成負片蠟版加以保護。網版印刷是一種多用途的印刷,可在紙張以外的其他材料,例如衣服、瓷磚、茶具、電器、大型看板、電路板、計算機、電腦及高科技相關產品等。
網版印刷可利用擠壓器的滑動動作,將墨水或漿料等印刷材料,由網版印刷板的開口部壓出再通過刮刀將印刷材料轉印至被印刷物上,或利用氣化噴嘴將印刷材料噴灑至網印版上,將網印版上的開口部的形狀轉印至被印刷物上,因而印刷出所預定的印刷圖案。
在網版印刷中所使用的印刷板,依材質或制造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多種類存在。一般有以乳劑在編入有金屬細線的紗上形成印刷的開口者,或是在金屬薄板上,以蝕刻或激光加工方式而形成供印刷的開口部,利用開口形狀的設計而可在待印刷物上轉印出所預定的形狀。網版印刷由于其應用于生產上的可行性高,因而在很多產業領域中都還時常應用著。
請參照圖1,其繪示一種已知的網版印刷裝置100的剖面圖。如圖1所示,底座110與網印版120是利用定位件112將待印刷物130固定于底座110與網印版120之間。再利用氣嘴噴頭140,將印刷涂料142以霧化型式噴出,使霧化后的印刷涂料142通過網印版120上特定形狀的空隙,使待印刷物130上被印刷與特定形狀的空隙相同的涂層。然而,使用傳統的網版印刷裝置100所印刷出的標的印刷圖案,尤其是在印刷細微圖案時,由于網版120與被印刷物130間不夠密合而留有間隙123,使印刷涂料142會由網印版120底部滲透(如箭頭所指處),因而產生印刷圖案的邊緣模糊、印刷區域變大等轉印性降低的相關問題。
另一方面,在電子工業領域中所使用的網版印刷,尤其要求較高的轉印性,例如目前在白光的發光二極管封裝上,使用噴涂法網版印刷涂布熒光材料于藍光二極管芯片,以達到混成白光的效果,但若實際涂布圖案與標的圖案不相同或差異性太大,會造成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色溫與亮度不均,而導致良率不佳,制作成本升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先前技術所造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種網版印刷裝置以克服先前技術所造成的問題。
根據上述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種網版印刷裝置,其包含具有磁吸力的底座及網印版。網印版能被底座的磁吸力所吸附,而將待印刷物夾持于網印版與底座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底座整體為一塊磁鐵。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底座具有數個磁鐵位于其上表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底座具有數個磁鐵內建于底座內。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底座具有電磁鐵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底座具有數個定位件。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網印版具有數個定位孔,分別對應數個定位件。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網印版的厚度范圍為0.02mm~0.4mm。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其中網印版為不銹鋼網印版。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更包含氣化噴嘴,用以輸出印刷涂料。
本實用新型的網版印刷裝置的底座可通過磁力將網印版緊密吸附在底座與網印版之間,以減少網印版與待印刷物間不密合所產生間隙,防止涂層材料會經由網印版的空隙而滲漏至網印版的底部,因此可改善印刷時的印刷圖型邊緣暈開的缺點,而達到網版印刷裝置的高轉印性。
附圖說明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說明如下:
圖1是繪示一種已知的網版印刷裝置的剖面圖;
圖2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網版印刷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網版印刷裝置的剖面圖;
圖4是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方式的一種網版印刷裝置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網版印刷裝置
110:底座
112:定位件
120:網印版
130:待印刷物
140:氣化噴嘴
142:印刷涂料
200:網版印刷裝置
210:底座
211:磁鐵
212:定位件
220:網印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隆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隆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388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脈沖失效偵測電路
- 下一篇:設置有AS Interface總線的數控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