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室外機冷凝器及空調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82716.4 | 申請日: | 2012-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19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友寧;王飛;任善軍;呂福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4 | 分類號: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lián)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室外 冷凝器 空調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與制冷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室外機冷凝器及具有該冷凝器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普通空調一般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室內機用來調節(jié)室內溫度,室外機用來與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室外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風扇及節(jié)流元件。空調運行在制冷工作模式時,壓縮機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氣態(tài)制冷劑流入冷凝器,經(jīng)冷凝器轉換為低溫高壓液態(tài)制冷劑后流出,經(jīng)節(jié)流元件轉換為低溫低壓液態(tài)制冷劑并送入室內機的蒸發(fā)器,以吸收室內空氣熱量而轉換為低溫低壓氣態(tài)制冷劑,從而達到調節(jié)室內溫度的目的。所以,冷凝器與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的效率直接決定了空調的整體性能。
圖1所示為現(xiàn)有空調室外機冷凝器中制冷劑的流向圖。?在圖1中,冷凝器采用內、外兩排冷凝管路的管路結構,其中,背風面的管路為內排冷凝管路11,迎風面的管路為外排冷凝管路12。以空調器工作在制冷工作模式為例,整個冷凝管路采用兩路分/匯流的結構形式,從壓縮機輸出的1路制冷劑分為兩路流入冷凝器。其中,第一流路具有位于內排冷凝管路11上的制冷劑入口111和位于外排冷凝管路12上的制冷劑出口114,第二流路具有位于內排冷凝管路11上的制冷劑入口121和位于外排冷凝管路12上的制冷劑出口124,且制冷劑入口111和制冷劑入口121相鄰設置在內排冷凝管路11的中部。對于第一流路,制冷劑從制冷劑入口111進入內排冷凝管路11后沿內排冷凝管路11向上流動,到達內排冷凝管路頂端管口112后流入外排冷凝管路頂端管口113,然后再沿外排冷凝管路12向下流動,最后從制冷劑出口114流出。對于第二流路,制冷劑從制冷劑入口121進入內排冷凝管路11后沿內排冷凝管路11向下流動,到達內排冷凝管路底端管口122后進入跨接管15,經(jīng)跨接管15流入位于外排冷凝管路12中上部的管口123,然后再沿外排冷凝管路12向上流動,最后從制冷劑出口124流出。從制冷劑出口114和124流出的兩路制冷劑進入分流器13匯流成一路,經(jīng)直線管路14后折彎進入位于外排冷凝管路12上、管口123下方的管口131,然后再沿外排冷凝管路12向下流動,執(zhí)行過冷處理,最后從位于外排冷凝管路12低端的制冷劑總出口132流出。
采用上述冷凝管路的室外機冷凝器存在下述缺陷:首先,匯流后的制冷劑總出口132位于冷凝管路的底端,距離室外機底盤較近。由于出口處的制冷劑溫度最低,因此不能有效除去底盤及冷凝器底部的余霜,導致化霜不徹底,容易出現(xiàn)結冰而影響空調器的整體性能。其次,管口131與制冷劑總出口132之間的管路作為過冷段管路,作為入口的管口131與第一流路的制冷劑出口114及第二流路的制冷劑出口124距離較近,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制冷劑經(jīng)分流器13匯流后僅經(jīng)過一段較短的直線管路14之后就要在彎管中流動,造成制冷劑流動不平穩(wěn),擾動較大,導致氣、液相制冷劑不能充分混合,進一步影響了空調器的制冷及制熱性能。再次,制冷劑在進入冷凝器管路之前分為兩路,但第一流路的路徑與第二流路的路徑不相同,導致兩流路雖然入口處的制冷劑溫度相等,但經(jīng)不同路徑流動換熱后,從制冷劑出口114和制冷劑出口124流出的制冷劑溫度極有可能不相等,從而導致經(jīng)分流器13匯流后從管口131進入過冷管路的制冷劑混合會不均勻,進而也影響了空調器的工作性能。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外機冷凝器,以解決現(xiàn)有室外機冷凝器存在的上述至少一個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室外機冷凝器,包括內排冷凝管路和外排冷凝管路,其特征在于,在內排冷凝管路上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流路制冷劑入口、第二流路制冷劑入口、第一連接管口和過冷流路制冷劑入口,在外排冷凝管路上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流路制冷劑出口、第二流路制冷劑出口、第二連接管口和制冷劑總出口,第一流路制冷劑入口經(jīng)內排冷凝管路頂端管口及外排冷凝管路頂端管口與第一流路制冷劑出口相連通,第二流路制冷劑入口經(jīng)第一連接管口和第二連接管口與第二流路制冷劑出口相連通,第一流路制冷劑出口和第二流路制冷劑出口分別連接一三通分流器的分流管口,三通分流器的匯流管口與過冷流路制冷劑入口相連通,并經(jīng)內排冷凝管路底端管口和外排冷凝管路底端管口與制冷劑總出口相連通,且制冷劑總出口位于外排冷凝管路底端管口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制冷劑總出口抬高而遠離外排冷凝管路底端管口,由于制冷劑總出口處的制冷劑溫度最低,因此使得靠近室外機底盤處的底端冷凝管路具有較高的溫度,能有效除去底盤及冷凝器底部的余霜,且除霜速度快,避免了結冰現(xiàn)象的發(fā)生,提高了空調器的除霜性能及整體運行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未經(jīng)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27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