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0939.7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6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范曉東;孟憲偉;李高軍;李美玲;曹金鵬;吳昊;王亞春;劉定封;周同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北斗 衛星 水利 防汛 監測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衛星通信,水利防汛監測領域,具體涉及到衛星通信終端——北斗通信型用戶機。
背景技術
北斗衛星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衛星通信系統。該系統信號覆蓋范圍廣,可實現全中國大陸地區、周邊沿海及近海地區無盲區通信。北斗衛星通信采用碼分多址直接序列擴頻通信體制,信號傳輸抗干擾能力強,且傳輸誤碼率低??蓮V應用于水利、氣象、交通、電力、林業和海洋的國民經濟領域。
目前我國水利防汛監測信息傳輸方式主要有GSM短信、程控電話(PSTN)、超短波(VHF)及海事衛星C(Inmarsat-C)等,作為單一傳輸方式,它們都有自身的使用局限性。
GSM短信受移動信號的影響,只能在移動信號覆蓋區域內使用。
PSTN采用電路交換方式進行通信,在系統容量較大且采用調制解調器條件下,系統時效性不高,PSTN屬有線通信方式,傳輸線路較長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時,建設維修費用高。
VHF信號傳輸易受山體、高大建筑的阻擋,且在進行長距離傳輸時需要建立多級中繼站,土建費用高,系統可靠性下降。
Inmarsat-C系統容量有限,并發能力不強,在整點時刻會出現通信阻塞現象。其通信終端價格較之北斗通信終端要高出一倍左右,且運營費也更高。
如何既能實現水利防汛監測信息傳輸安全、可靠、穩定,又能降低建設與維護費用,是我國水利防汛監測急需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性能穩定可靠的水利防汛監測傳輸設備,使水利防汛監測信息的傳輸不受地理環境、天氣狀況、移動信號覆蓋區域范圍所限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包括有天線模塊、射頻模塊、基帶模塊、電源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帶模塊包括基帶信號處理模塊、編解碼控制模塊,所述天線模塊、射頻模塊、基帶模塊、電源模塊依次連接,其中,基帶模塊和電源模塊集成在一塊PCB板上。
所述的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模塊的電壓范圍是+9V~+36V。
所述的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其特征在于:遙測站和中心站中各安裝一個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
所述的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測站中的北斗衛星水利防汛監測終端的天線模塊接收到的RTU的水文數據經編解碼控制模塊將其編碼成北斗協議格式,傳至基帶信號處理模塊;所述中心站里的編解碼控制模塊負責解碼北斗數據,將其還原為RTU的水文數據格式,通過RS232串口送往防汛監測平臺接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通信方式上選擇北斗衛星通信,防汛檢測平臺的水位傳感器與雨量傳感器分別完成對水位信息和雨量信息的采集并傳輸至遙測站,經過遙測站中實現水文數據的編碼,再按照北斗頻度發射出去,信號經衛星系統(含地面中心站的用戶識別與信息處理過程)轉發至中心站,經編解碼控制器的解碼,信號被還原成遙測站的原始數據,最終在監測平臺的的上位機軟件上得到顯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1、采用北斗衛星通信,用于對現有站點系統進行改造,則只需增設北斗通信型用戶終端,體積小,安裝維護方便,無新增土建費用;用于新增監測站點,則使得遙測站選址更加自由,不受地理環境、移動信號覆蓋面的影響。同時,北斗衛星通信的多點用戶并發通信能力強,最大可同時處理50萬個用戶終端通信請求,能夠很好的克服整點測報時的信道擁堵現象。
2、通過在單片機中定制不同的軟件編解碼協議,使得北斗通信型用戶機不僅可以在水利防汛領域應用,還可以用在電力、交通、氣象、林業、漁業等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包括有天線模塊1、射頻模塊2、基帶模塊3、電源模塊4,基帶模塊3包括基帶信號處理模塊、編解碼控制模塊,所述天線模塊1、射頻模塊2、基帶模塊3、電源模塊4依次連接,其中,基帶模塊3和電源模塊4集成在一塊PCB板上。
所述電源模塊4的電壓范圍是+9V~+36V。
遙測站和中心站中各安裝一個基于北斗衛星的水利防汛監測終端。
所述遙測站中的北斗衛星水利防汛監測終端的天線模塊1接收到的RTU的水文數據經編解碼控制模塊將其編碼成北斗協議格式,傳至基帶信號處理模塊;所述中心站里的編解碼控制模塊負責解碼北斗數據,將其還原為RTU的水文數據格式,通過RS232串口送往防汛監測平臺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093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測量放線繩可變檔自動收線裝置
- 下一篇:復卷機的頂緊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