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扳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80239.8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02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焦建國;唐玉平;佘武壽;李松;鐘振亮;王松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48 | 分類號: | B25B1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紅 |
| 地址: | 232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扳手。
背景技術
在煤礦行業中,礦井下安裝有多種管路系統,各管路系統中的管組件一般采用法蘭盤進行連接。在安裝、拆除管路系統時,法蘭盤螺栓的緊固、拆卸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礦井下施工環境決定,各管路系統往往是架空或緊靠巷道幫部安裝,因此,對一些直徑較大、壓力等級較高的管路,其緊靠幫部的法蘭盤螺栓由于空間狹小,如圖1所示,普通直柄扳手5的轉動角度a較小,使得法蘭盤螺栓6在緊固、拆卸時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扳手,用于提高礦井下靠近巷道幫部的管路系統中法蘭盤螺栓緊固、拆卸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扳手,包括弧形扳手本體,所述弧形扳手本體具有工作端和握持部,所述工作端設有正多邊形通孔。
如上所述的扳手,其中,所述正多邊形通孔為正十二邊形孔。
如上所述的扳手,其中,所述弧形扳手本體為弧形鋼板。
如上所述的扳手,其中,所述工作端的厚度大于所述握持部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扳手,其中,所述弧形扳手本體設置正多邊形通孔的端部為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的軸線與所述正多邊形通孔的軸線同軸。
如上所述的扳手,其中,所述弧形扳手本體的另一端設置有通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其扳手本體為弧形扳手本體,采用弧形結構使得該扳手手握的部位相對于普通直柄扳手手握的部位可以比較接近管路系統的管壁,這樣,在管路系統距離巷道幫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該扳手單次轉動的角度大于直柄扳手的角度,因此,在相同的使用情況下,采用該扳手緊固、拆卸法蘭盤螺栓轉動的次數較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直柄扳手工作狀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扳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扳手工作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扳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扳手的實施例,該扳手包括弧形扳手本體1,弧形扳手本體1具有工作端和握持部,工作端設有正多邊形通孔3。
上述方案的扳手,其扳手本體為弧形扳手本體1,采用弧形結構使得該扳手手握的部位相對于普通直柄扳手手握的部位可以比較接近管路系統的管壁,這樣,在管路系統距離巷道幫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該扳手單次轉動的角度大于直柄扳手的角度,因此,在相同的使用情況下,采用該扳手緊固、拆卸法蘭盤螺栓轉動的次數較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實際應用中,正多邊形通孔3為正十二邊形孔。采用正十二邊形孔可以比較方便的將螺栓的六角頭部或螺母卡進正十二邊形孔中。當然,正多邊形通孔也可以是其它邊數的正多邊形通孔。
為了便于加工,弧形扳手本體1為弧形鋼板,該弧形鋼板可以由一塊鋼板切割而成。
為了能夠比較牢固的卡住螺母、螺栓,且盡量降低該扳手的自重,則可以采用工作端的厚度大于握持部的厚度。
為了防止在該扳手轉動過程中,其端部卡滯在管路系統的管壁上,則在弧形扳手本體1設置正多邊形通孔3的端部設置為弧形端部4,弧形端部4的軸線與正多邊形通孔3的軸線同軸。這樣,在該扳手卡住螺栓或螺母進行轉動時,其設置正多邊形通孔3的端部與管壁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因此避免出現與管壁出現卡滯的問題。
在弧形扳手本體1的另一端設置有通孔2,也即手握的一端設置了通孔2,在高空作業時,該通孔2作為高空作業留繩用,可以理解,用繩拴在該通孔2內,然后將該扳手提拉至高空作業人員處,供高空作業人員使用。
該扳手在使用時,如圖3所示,正多邊形通孔卡住法蘭盤螺栓7,弧形扳手本體1的弧形彎曲部位貼近管道8的外管壁,且弧形扳手本體1的弧度與管道8圓周弧度接近,這樣,在相同的工作環境下,該扳手單次可轉動的角度b較現有直柄扳手要大,因此,采用該扳手緊固、拆卸法蘭盤螺栓7轉動的次數較少,工作效率較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8023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