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9037.1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07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余發波;李四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奧達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書 |
| 地址: | 52382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良 汽車 馬達 外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上使用的汽車馬達外殼。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上所使用的馬達外殼均為帶有散熱片和柱腳的鑄造件,由于馬達在運轉過程中,有大量的電能轉化為熱能,而轉化的熱能需要依靠馬達外殼上的散熱片和柱腳以熱傳導的方式發散出來,然而由于外殼上的散熱片和柱腳的外表面積有限,源源不斷產生的熱能很快就能使馬達外殼表面發燙,久而久之,很容易燒壞馬達,更有甚者則易造成汽車電路著火,后果堪憂。
專利申請號為200920056892.1的“汽車馬達外殼”,在馬達外殼外緣的圓弧段凸起有與馬達外殼為一體的鋸齒狀散熱片,且在四個柱腳上開有矩形通孔,加大了馬達外殼的散熱面積,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散熱條件,但是該汽車馬達外殼僅僅只在柱腳上開了矩形通孔,而未對散熱片進行改進,不利于散熱片的空氣流通,從而散熱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通過在散熱片上設置通風散熱孔,擴大了散熱片的空氣接觸面積并增強整個外殼表面的空氣流通程度,從而改善了汽車馬達散熱條件。
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具體為帶有散熱片和柱腳的鑄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外殼外緣的圓弧段凸起有與馬達外殼為一體的鋸齒狀散熱片,柱腳分布于外殼外側表面的四角部位。
所述散熱片上設有復數個通風散熱孔。
所述柱腳數量為8個,呈“井”字形將散熱片分成均等對稱的4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減少汽車馬達外殼制作材料,降低了成本;
2、擴大了散熱片的空氣接觸面積并增強整個汽車馬達外殼表面的空氣流通,從而改進了汽車馬達外殼散熱條件,增大了散熱效果,大大降低了由于馬達過熱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的散熱片結構示意圖。
圖中,1-馬達外殼,12-散熱片,13-柱腳,121通風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具體為帶有散熱片12和柱腳13的鑄造件,在馬達外殼1外緣的圓弧段凸起有與馬達外殼1為一體的鋸齒狀的散熱片12,散熱片12上均設有復數個通風散熱孔121,數量為4-10個,通風散熱孔121擴大了散熱片12的空氣接觸面積并增強整個馬達外殼1表面的空氣流通程度,改進了馬達外殼1散熱條件。
柱腳13分布于馬達外殼1外側表面的四角部位,柱腳13為柱狀,其數量為8個,呈“井”字形,將散熱片12分成均等對稱的4份。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汽車馬達外殼,通過在散熱片12上設置通風散熱孔121,擴大了散熱片12的空氣接觸面積并增強整個馬達外殼1的表面的空氣流通程度,從而改善了馬達的散熱條件,大大降低了由于馬達過熱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危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奧達鋁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奧達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90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