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微創胸腹腔積液引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8248.3 | 申請日: | 201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00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廖志軍;黃仁華;丁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志軍;黃仁華;丁罡 |
| 主分類號: | A61B10/00 | 分類號: | A61B10/00;A61M1/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縣城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胸腹 積液 引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手術器械領域,適用于胸腹腔積液穿刺性診斷、置管引流、腔內治療及標本采取。?
背景技術目前,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胸腹腔積液發病率不斷上升,這些患者的治療主要手段之一是胸腹腔積液穿刺置管引流術,或加用胸腹腔腔內藥物注入治療,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是一次性穿刺抽液治療,但是一次抽液往往有量限制(比如:胸腔積液抽液一般不超過800cc/24小時,腹腔積液抽液不超1000cc/24小時),往往患者需要反復多次抽液后復查,這大大的提高患者感染的風險,浪費了醫務人員的時間,且加大醫務人員操作風險,而患者生活也不方便,加大了患者家屬負擔,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胸腹腔積液引流裝置的不足,本裝置采用帶刻度的穿刺內針、導管、引流管、及帶計量的引流袋組成新型微創胸腹腔積液引流裝置,其特征是:引流管與胸腔注入藥物管是分別的兩根導管。可對胸腹腔積液患者診斷穿刺、持續引流及胸腹腔內注入藥物治療,并且隨時可以采取胸腹水標本。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臨床操作,打開及關閉相應閥門,在患者患有胸腹水的胸腹腔內置入引流管,通過虹吸作用,使胸腹水通過主引流枝流入引流袋,從而減少患者反復胸腹腔穿刺的并發癥,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主引流枝管可以對胸腹水患者進行診斷性穿刺、胸腹水患者持續引流術;通過側引流枝管可行胸腹腔內注入藥物治療,并隨時可以采取胸腹水標本,可以大大的減少醫務人員操作風險,減少醫務人員工作負擔,減少患者局部感染風險,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
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
圖中1.導管,2.引流管側枝,3.引流管主枝,4.引流管周邊數個小孔,5.肝素帽及側枝開關,6.引流管主枝連接口,7.主枝閥門,8.引流袋,9.引流袋內閥門,10.引流袋排污口及閥門,11.內針。?
1導管?
2引流管側枝?
3引流管主枝?
4引流管周邊數個小孔?
5肝素帽及側枝開關?
6引流管主枝與引流袋連接口處?
7主枝閥門?
8引流袋?
9引流袋內閥門?
10引流袋排污口及閥門?
11內針?
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中,用內針11插入導管1中,關閉引流管側枝開關,打開引流管主枝,選中穿刺點后,用內針11套入的導管1中,該內針尾部接上無菌注射器,帶負壓緩慢進針,見有突破感后,調節進針角度,見有積液進入針筒內后,排除內針11及注射器,連接引流袋8,可以做持續引流,引流過程中,若需要胸腹腔內注入藥物,可以關閉引流管主枝開關7,打開引流管側枝開關5注入藥物,從而減少腔內感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志軍;黃仁華;丁罡,未經廖志軍;黃仁華;丁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82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