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線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7970.5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48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明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24;H01R4/02;H01Q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3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連接領域。
背景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200980000071.9號專利申請的圖16至圖18揭示了一種天線連接裝置,包括平板形的基部、及自基部一端折彎后反向延伸形成的彈性臂。所述彈性臂末端彎折形成有接觸部,所述基部位于接觸部下方的位置上彎折形成抵頂部,所述接觸部在受到向下擠壓的情況下會抵接在基部的抵頂部上。
上述天線連接裝置在運輸聲場過程中,由于彈性臂處于自由狀態,在彈性臂受到外力作用或運輸顛簸過程中,所述彈性臂將會彎曲變形。且,所述彈性臂焊接于印刷電路板使用過程中,由于彈性臂的自由狀態,會造成彈性臂的定位不準,形成接觸上的偏差,影響電氣連接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預定位彈性臂的天線連接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天線連接裝置,包括板狀基部、自基部一端反向折彎形成的拉緊部、及自拉緊部延伸形成的彈性臂,所述板狀基部兩側向上延伸形成有翼片,所述翼片包括位于板狀基部兩側的垂直部、及自垂直部末端對向折彎延伸形成的大致與板狀基部平行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位于彈性臂上方以預定位彈性臂。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天線連接裝置通過在板狀基部兩側設置翼片的方式來定位彈性臂,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彈性臂無法定位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天線連接裝置第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天線連接裝置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天線連接裝置第三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天線連接裝置1包括板狀基部10、自基部10一端反向折彎形成的拉緊部11、及自拉緊部11延伸形成的彈性臂12。所述彈性臂12包括自拉緊部11且大致與板狀基部10平行延伸形成的水平部121、自水平部121末端向上延伸形成的倒U形接觸部122。所述板狀基部10兩側向上延伸形成有兩翼片101,每個翼片101包括位于板狀基部10兩側的垂直部102、及自兩垂直部102頂端對向折彎形成的大致與板狀基部10平行的定位片103,所述定位片103位于彈性臂12的水平部121的上方用于對彈性臂12進行預定位。所述板狀基部10靠近拉緊部11一側的底面微向上隆起形成一收容焊錫的槽部104。
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天線連接裝置2包括板狀基部20、自基部20一端反向折彎形成的拉緊部21、及自拉緊部21延伸形成的彈性臂22。所述彈性臂22包括自拉緊部21且大致與板狀基部20平行延伸形成的水平部221、自水平部221末端向上延伸形成的倒U形接觸部222、及自接觸部222末端向內折彎后朝向拉緊部21方向延伸形成大致與板狀基部20平行的端部223。所述板狀基部20兩側向上延伸形成有兩翼片201,每個翼片201包括位于板狀基部20兩側的垂直部202、及自兩垂直部202頂端對向折彎形成的大致與板狀基部20平行的定位片203,所述定位片203位于彈性臂22的端部223上方用于對彈性臂12進行預定位,即所述定位片203位于接觸部222之下的端部223上以對彈性臂22進行預定位操作。所述板狀基部20上設有便于焊接的圓孔204。
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天線連接裝置3包括板狀基部30、自基部30一端反向折彎形成的拉緊部31、及自拉緊部31延伸形成的彈性臂32。所述彈性臂32包括自拉緊部31且大致與板狀基部30平行延伸形成的水平部321、自水平部321末端向上延伸形成的倒U形接觸部322、及自接觸部322末端折彎后沿平行于板狀基部30且朝遠離拉緊部31方向延伸形成的大致與板狀基部30平行的端部323。所述板狀基部30的前端兩側向上延伸形成有兩翼片301,每個翼片301包括位于板狀基部30兩側的垂直部302、及自兩垂直部302頂端對向折彎形成的大致與板狀基部30平行的定位片303,所述定位片303位于彈性臂32的端部323上方用于對彈性臂32進行預定位。所述板狀基部30兩側邊上設有便于焊接的凹陷部304。
本實用新型的天線連接裝置1、2、3通過在板狀基部10、20、30兩側設置翼片101、201、301的方式來定位彈性臂12、22、32,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彈性臂無法定位的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79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空氣能熱水器水箱進水管
- 下一篇:紐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