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變頻器模塊的板條銅件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77459.5 | 申請日: | 201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43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清;鄭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希望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00 | 分類號: | H02M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25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頻器 模塊 板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變頻器功率模塊部分主電路的銅件結構,尤其是圖示接線方式的銅件。
背景技術
在大功率變頻器逆變回路中,通常IGBT模塊廠商或供應商會要求特殊的母線結構。功率模塊和濾波電容的正、負極板處于絕緣層兩面重疊,正、負寬平極板起吸收電容的作用,降低回路母線電感。此方法耗銅量大,元件布局受限制,結構較復雜。在實際工程機電設計中,功率模塊和濾波電容正、負極多采用銅條搭接,但電氣性能不盡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減少功率回路的電感,又接線布局簡便,節(jié)省材料的板條式銅件結構。
為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針對一種變頻器模塊的板條銅件結構,由功率模塊、夾在模塊正極銅板和模塊負極銅板中間的絕緣薄膜一和輸出銅件,以及與濾波電容相連的電容串聯銅件、電容正極銅條和電容負極銅條組成,該功率模塊的模塊正極銅板和模塊負極銅板比搭接銅條寬,模塊正極銅板與模塊正極銅板鉚接柱成一體且連接功率模塊正極,模塊負極銅板通過模塊負極銅板鉚接柱與功率模塊負極導通,模塊正極銅板和模塊負極銅板的邊緣分別連接濾波電容正負極,中間用絕緣薄膜一絕緣。
此并聯功率模塊的模塊負極銅板與模塊正極靠近區(qū)域讓位開缺成圓弧形,與模塊正極銅板銅柱保持等距電氣間隙。
此濾波電容的電容串聯銅件在保證電氣間隙條件下,寬度方向盡量靠近與功率模塊連接的電容負極銅條及電容正極銅條,使其表面積加大,兩組濾波電容安置在全部模塊的兩邊呈對稱分布,使母線電感量達到最小。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正、負極寬平板降低了母線電感及吸收電容,比較通常采用的大面積疊層母線結構,整體結構布局能夠達到最簡化,成倍的節(jié)省了昂貴的銅。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變頻器功率模塊的板條銅件結構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功率模塊板條銅件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圖2所示功率模塊正負極銅板沿A-A線的局部剖面放大圖。
圖4為圖1、圖2所示功率模塊的部分主電路原理圖。
圖5為圖1、圖2所示功率模塊的板條銅件結構在變頻器機芯中位置的立體圖。
圖6為加大功率的變頻器,需要功率模塊并聯使用的另一種板條銅件結構平面圖。
圖中:1、模塊正極銅板,2、模塊負極銅板,3、功率模塊,4、絕緣薄膜一,5、輸出銅件,6、電容負極銅條,7、電容串聯銅件,8、電容正極銅條,9、濾波電容,10、模塊正極銅板銅柱,11、模塊正極銅板鉚接柱,12、絕緣薄膜二,13、模塊負極銅板鉚接柱,14、模塊負極銅板銅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西門子“ME3”系列IGBT功率模塊3:一端連U、V、W輸出銅件5,另一端正極負極分別并聯且與對稱分布的濾波電容9的正負極連接,連接濾波電容9的電容串聯銅件7邊緣盡量靠近與模塊連接的正負極銅條邊緣,即電容負極銅條6,電容正極銅條8,使母線電感達到最小。為了表示準確,圖1取消了絕緣薄膜二12和安裝螺釘。
從圖3可知,連接功率模塊3的模塊正極銅板1和模塊負極銅板2分別鉚接上不等高的鉚接柱,即模塊正極銅板鉚接柱11,模塊負極銅板鉚接柱13,墊上模塊正極銅板銅柱10并與模塊負極銅板銅柱14平齊,便于安裝吸收電容。兩極留出電氣距離,中間夾絕緣薄膜一4,絕緣薄膜二12在模塊負極銅板2上起保護作用,材料一般選用聚脂薄膜6020。
從圖4的部分主電路原理圖可知,其功率模塊3為兩單元,U、V、W三相輸出,逆變吸收電容并在模塊正負極上,每支濾波電容9并聯均壓電阻。
圖5是本實用新型變頻器機芯的整體立體圖,可以看到本實施例功率模塊的板條銅件結構在變頻器中的布局。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一支模塊的結構形式,如果功率增加,假設200kW,可以變成圖6的二支模塊結構形式,以此類推,均屬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希望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希望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74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