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聚合平衡反應釜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75286.3 | 申請日: | 201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09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曹炎華;馬國維;羅立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合盛硅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20 | 分類號: | C08G77/20;C08G77/10;B01J3/04 |
| 代理公司: | 嘉興君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諸佩艷 |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合 平衡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聚合平衡反應釜。
背景技術
目前通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膠(俗稱生膠)聚合流程是將脫完水的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環(huán)體泵入聚合釜中,開動螺帶式攪拌器,當聚合釜用夾套蒸汽升溫至一定溫度時,加入分子量控制劑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混合環(huán)體,升溫攪拌后加入催化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聚合反應,平衡到足夠時間后連續(xù)壓入脫低分子器內進行脫低。根據(jù)聚合反應機理,聚合完成后的生膠,分子鏈節(jié)長度不均一,生膠質量不穩(wěn)定,性能也不符合要求,因此聚合后需要一定的平衡時間,目前該聚合流程的升溫、聚合反應、聚合平衡、壓料均在聚合釜中進行,一般一批產品出料為6小時,每條生產線二臺聚合釜交替使用。另外,因為聚合前后物料的粘度變化大,聚合釜會出現(xiàn)攪拌效率下降,傳熱效果變差,能耗升高等情況,嚴重時,出現(xiàn)電機電流超標,攪拌停轉等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耗低、產量高的聚合平衡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聚合平衡反應釜,包括上筒體、下筒體、內盤管和外盤管,所述上筒體和下筒體通過雙頭螺栓和螺母相連接,所述內盤管通過角鋼固定于所述下筒體的內壁上,所述外盤管設于所述下筒體的外壁上,所述下筒體下部設有內盤管蒸汽進口、物料出口、夾套蒸汽出口和束節(jié),所述下筒體側壁上部設有內盤管蒸汽出口和夾套蒸汽進口,所述內盤管下端與所述內盤管蒸汽進口相連接,下端與所述內盤管蒸汽出口相連通,所述外盤管上端與所述夾套蒸汽進口相連通,下端與所述夾套蒸汽出口相連通,所述上筒體上部設有物料進口、抽氣口和氮氣口。
所述內盤管蒸汽進口、物料出口、夾套蒸汽出口、內盤管蒸汽出口、夾套蒸汽進口、物料進口、抽氣口和氮氣口均包括接管和法蘭。
所述上筒體上部設有兩個視鏡和壓力表口。
所述下筒體下部設有溫度計口,與所述束節(jié)相連通。
所述下筒體側壁上均布有四個支座。
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聚合平衡反應釜與生膠常規(guī)聚合釜配合使用,使整個生產線一直在最佳工況下工作,提高了設備壽命和設備利用率。專門針對平衡過程的平衡反應釜,強化了平衡過程的傳質傳熱,提高了產品質量,也使平衡反應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未聚合平衡的聚合物用氮氣自聚合釜壓入聚合平衡反應釜中,在一定的真空度條件下進行聚合平衡反應,有利于物料的聚合均勻性,通過內盤管和外盤管的蒸汽保證了聚合平衡反應的溫度要求,反應釜中增加內外盤管特別是內盤管的設置克服了生膠傳熱困難問題,保證了物料聚合平衡的均勻性,無攪拌裝置既節(jié)能又降低設備投資。
根據(jù)聚合反應機理,我們對通用聚合生產線進行開發(fā)研究,在新的聚合工藝生產線中,專門針對平衡過程中,生膠粘度高,流動性不佳,換熱效果不好的工況,設計了一組平衡反應釜,該平衡反應釜,加入內盤管,增加了換熱面積,提高了平衡過程中的換熱均勻性,進而強化了聚合平衡過程的傳質傳熱,提高了產品質量,也使平衡反應時間大大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聚合平衡反應釜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聚合平衡反應釜的俯視圖。
圖中部件名稱對應的標號如下:
1、上筒體;2、下筒體;3、內盤管;4、外盤管;5、雙頭螺栓;6、螺母;7、角鋼;8、內盤管蒸汽進口;9、物料出口;10、夾套蒸汽出口;11、束節(jié);12、內盤管蒸汽出口;13、夾套蒸汽進口;14、物料進口;15、抽氣口;16、氮氣口;17、視鏡;18、壓力表口;19、溫度計口;20、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述: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聚合平衡反應釜的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上筒體1、下筒體2、內盤管3和外盤管4,所述上筒體1和下筒體2通過雙頭螺栓5和螺母6相連接,所述內盤管3通過角鋼7固定于所述下筒體2的內壁上,所述外盤管4設于所述下筒體2的外壁上,所述下筒體2下部設有內盤管蒸汽進口8、物料出口9、夾套蒸汽出口10和束節(jié)11,所述下筒體2側壁上部設有內盤管蒸汽出口12和夾套蒸汽進口13,所述內盤管3下端與所述內盤管蒸汽進口8相連接,下端與所述內盤管蒸汽出口12相連通,所述外盤管4上端與所述夾套蒸汽進口13相連通,下端與所述夾套蒸汽出口10相連通,所述上筒體1上部設有物料進口14、抽氣口15和氮氣口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合盛硅業(y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合盛硅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52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列車行駛中的減震降嘈結構
- 下一篇:一種衣物烘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