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4717.4 | 申請日: | 2012-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0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臧喜澤;孫景華;鄧奎天;楊朝杰;問增杰;鄂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機輛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23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間歇 提撈式 抽油機 鋼結構 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采油機械的部件,特別涉及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它是一種新它是型的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與地面連接的安裝部件。
背景技術
原智能提撈抽油機(以下簡稱為抽油機)由主機,柔性桿,井架、控制通訊系統,附件五部分組成。原抽油機安裝前需在油田野外為主機和井架分別制作水泥基礎,工期長,成本高,對氣候有要求,冬季無法安裝。在油井廢棄后,抽油機可以轉移,但基礎不可移動,屬于一次性投資,不可重復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改變原有結構和安裝方式,使得抽油機可以在新井開采和老油井的中短期二次開發采油中,無需制作水泥基礎,直接安裝使用,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內容:
一種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其特征在于:由是四個相對獨立的箱型鋼結構順序連接組成,即主機基礎、斜拉桿基礎、連接基礎、井架基礎順序連接組成;主機基礎上面是主機,主機與主機基礎之間螺栓連接,在井架基礎上面有井架,井架與井架基礎之間螺栓連接;各基礎內部填裝有沙石;主機基礎和井架基礎底部安裝有預埋地樁。
在斜拉桿基礎上面連接有支撐桿和井架斜拉桿。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優點:
1.可以使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在油井的短期測試中免除制作水泥基礎,節約安裝成本。
2.油田可以根據油井產量,任意移動抽油機和基礎到需要的井口進行采油作業,特別適合老油井的二次開發,可以為油田節省新置設備費用。
3.高緯度油田,冬長嚴寒,傳統采油設備安裝前均需在油田制作水泥基礎,工期長成本高,如大慶油田年均無霜期僅為143天,嚴重影響其安裝作業時間,使現場長時間無法安裝作業,而本產品可以實現全年安裝,提高裝機量,從而提高產量。
4.安全可靠,安裝簡便快捷,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安裝圖。
圖2.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俯視圖。
圖3.1主機基礎主視圖。
圖3.2主機基礎俯視圖。
圖中:1主機、2柔性桿、3井架斜拉桿、4井架、5井口采油樹、6預埋地樁、7主機基礎、8支撐桿、9斜拉桿基礎、10連接基礎、11井架基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智能間歇提撈式抽油機鋼結構基礎由主機基礎、斜拉桿基礎、連接基礎、井架基礎和支撐桿五部分組成組成。鋼結構基礎與抽油機安裝效果從井口開始依次為井架基礎11、連接基礎10、斜拉桿基礎9、主機基礎7。8支撐桿、。1主機安裝在主機基礎7上,兩者之間通過螺栓連接;井架4安裝在井架基礎11上,兩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井架斜拉桿3下端部與斜拉桿基礎9上的吊耳之間使用銷軸相連。
如圖2所示位置安裝預埋地樁6,深度為至少800mm。在各基礎相互連接后,將預埋地樁6及筋板與各基礎底板焊接。四部分均為金屬框架結構,各部分之間以螺栓連接,方便組裝拆卸。
以主機基礎為例如圖3.1圖3.2。各基礎連接后在箱型結構的斜拉桿基礎9,連接基礎10和主機基礎7的部分區域,填裝沙土,并壓實以確保基礎有足夠的自重。需要轉換工作地點時將各部分連接螺栓卸下既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機輛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天津機輛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47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負離子功能的電吹風
- 下一篇:一種車載面板固定卡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