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燒結余熱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4531.9 | 申請日: | 2012-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3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湯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海軍 |
| 主分類號: | F22B1/18 | 分類號: | F22B1/18;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96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燒結 余熱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主要在鋼鐵廠的燒結紅礦冷卻工序中使用的燒結余熱鍋爐。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燒結余熱鍋爐,其鍋爐結構是:內部熱風從上至下流動,換熱面按工作溫度高低,從上至下布置,且在高溫過熱器后,兩股熱風混合加熱汽水介質。在熱空氣從上至下排出時,仍有一定溫度,再作為燒結紅礦的冷卻風而循環使用,或用抽風機抽出,通過煙囪排放。
以上方式的通風管道長、散熱面積大,不能有效利用熱空氣的自然抽力,不能有效利用燃料燃燒的噴射力,通風電力消耗大。以致運行指標較好的發電機組,其自耗電占發電量25-30%,指標一般的機組自耗電30%以上,并有少數機組的自耗電量超過了發電量,沒有發電效益可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能利用效率高、通風電力消耗少的燒結余熱鍋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燒結余熱鍋爐,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兩個空間,所述的高溫通道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高溫側中壓蒸發器、中壓省煤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所述的低溫通道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低壓過熱器、中壓省煤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在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內部,低壓省煤器的上方皆設有集灰斗,集灰斗底部有放灰管,在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頂部設熱風出口,熱風出口通道設有布袋除塵器和抽風機;所述的中溫過熱器、高溫側中壓蒸發器、低溫側中壓蒸發器、中壓省煤器通過管道與中壓汽包相連通,構成中壓汽水裝置;所述的低壓過熱器、低壓蒸發器及低壓省煤器通過管道與低壓汽包相連通,構成低壓汽水裝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中壓汽水裝置與低壓汽水裝置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管道中設的水泵從低壓汽包供水給中壓汽包。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熱風出口分別裝有排氣閥。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高溫通道及低溫通道的熱風入口中分別設置閥門。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高溫通道的熱風入口裝有燃燒器。
本實用新型燒結余熱鍋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熱空氣分組、分通道利用余熱,有效利用熱風的自然抽力與補充燃料燃燒時的噴射力,頂部抽風機協助排風,鍋爐本體的通風電耗少。
2.熱風不循環,總體通風電耗少。熱風不循環、散熱面積小,頂部排出的廢氣溫度低,余熱利用效率高。
3.有補充燃燒設施,受燒結生產波動影響較小,并能加熱其它工序的飽和蒸汽,實現飽和蒸汽高效利用與高效發電。
4.頂部布袋除塵器,排氣含塵達標,無影響環保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中壓汽包1、低壓汽包2、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低壓省煤器9、放灰管10、集灰斗11、布袋除塵器12、排氣閥13、抽風機14、燃燒器15、熱風入口16、閥門18、水泵19、高溫通道20、低溫通道2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燒結余熱鍋爐,爐體內部縱向分隔為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兩個空間,一個通道回收高溫熱風余熱,另一個通道回收相對低溫的熱風余熱,所述的高溫通道20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熱風從下至上,加熱以上換熱面(中溫過熱器3、高溫側中壓蒸發器4、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內部的鍋爐水汽介質;所述的低溫通道21內部從下至上裝有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熱風從下至上,加熱換熱面(低溫側中壓蒸發器5、低壓過熱器6、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及低壓省煤器9)內部的鍋爐水汽介質;
在高溫通道20及低溫通道21中的中壓省煤器7、低壓蒸發器8、低壓省煤器9的換熱面,以分隔方式安裝,進、出口集箱以連通方式安裝,即汽水介質為同進、同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海軍,未經湯海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453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大面積的印制電路板的鉆孔裝置
- 下一篇:一種檢查鋼包滑板連滑的鉤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