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油自動分離水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4380.7 | 申請日: | 2012-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40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錫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錫軍 |
| 主分類號: | E03C1/182 | 分類號: | E03C1/182;E03C1/266;B01D17/028;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長 |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分離 水槽 | ||
1.一種水油自動分離水槽,該水槽包括水槽本體(1)、水油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本體(1)與所述水油分離裝置之間設有抽屜式過濾層(2),所述水油分離裝置包括水油分離箱,水油分離箱頂部設有導流匯聚裝置,側面設有出油口(5)、出水口(11),底部設有排污口(14),排污口設有閥門(13);所述導流匯聚裝置下端連接分層隔板(7),分層隔板將所述水油分離箱分為溢油室(6)和出水室(8),溢油室底部與出水室底部相通,所述導流匯聚裝置的匯聚口通向所述溢油室,所述出油口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頂部水平高度;
所述出水室內設有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一隔板與所述分層隔板之間形成向上的進水通道(801),第一隔板頂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出油口底部的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出水口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隔板一側與第一隔板之間形成向下的水流通道(802),第二隔板另一側與所述出水室壁面之間形成過濾腔(803),過濾腔底部與所述水流通道底部相通,過濾腔內設有碳過濾層(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匯聚裝置由兩塊呈傾斜的滑板(3)構成,兩塊滑板之間形成匯聚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室(6)的出油口(5)處設有浮渣網隔(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5)的底部水平高度比所述出水口(11)的頂部水平高度高0~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9)頂部的水平高度設置為高于所述出水口(11)頂部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出油口(5)底部水平高度,所述水流通道(802)作為化油池。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0)上端與所述出水室(8)的上端之間設有通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屜式過濾層(2)包括濾架(201)、濾網(20101)、鎖板(202)、鎖板控制件、手柄(204),所述濾架內設有均等間隔分布的濾網、以及對稱設置的滑槽(20103),所述鎖板滑動置于滑槽內;鎖板設有與所述濾網對應設置,且可將濾網遮蔽的遮板(20201);所述鎖板控制件由旋鈕(205)連接帶齒部的軸桿(20501)構成,軸桿活動置于所述濾架的軸桿槽(20104)內,旋鈕置于濾架外側,所述鎖板一端設有帶齒部的齒板(20202),齒板與所述軸桿的齒部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架(201)一端設有可拆卸的蓋體(203),所述濾架一端設有扣槽(20102),所述蓋體設有與所述扣槽相扣的扣塊(2030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油自動分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油分離箱底部設有電動碎渣裝置(15),該電動碎渣裝置由電機連接碎渣槳構成,碎渣槳置于所述溢油室(6)底部至所述排污口(14)的通道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錫軍,未經朱錫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438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重載摩托車前懸掛系統
- 下一篇:縱向臥裝卷鋼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