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板對板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2896.8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3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柴田侑典;新津俊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莫列斯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11;H01R12/5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付永莉;鄭小軍 |
| 地址: | 美國伊***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1.一種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a)該板對板連接器由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構成,該第一連接器安裝在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該第二連接器安裝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用于與上述第一連接器相嵌合,
(b)上述第一連接器具有平板狀的主體部、配設在該主體部的嵌合面上的第一導體和從該第一導體的表面突出形成的公端子,
(c)上述第二連接器是平板狀的部件,并包括由板狀金屬形成且用于彈性夾持上述公端子的母端子,
(d)上述公端子被上述母端子夾持,由此實現上述公端子和上述母端子之間的定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通過先使彼此的嵌合面相對置后再進行滑動來完成嵌合。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母端子包括對由板狀金屬構成的第二導體實施圖案形成工藝來得到的第一端子部件、第二端子部件及第三端子部件;
上述第一端子部件及第二端子部件包括:
基部,其與上述第二導體的母端子的周圍部分相連接,
接觸部,其進行彈性位移,
橫梁部,其用于連接該接觸部和上述基部;
上述第一端子部件及第二端子部件的接觸部和第三端子部件之間的間隔,小于上述公端子的截面,
若上述母端子與公端子相配合,則上述第一端子部件及第二端子部件的接觸部和第三端子部件對上述公端子的側面部進行彈性夾持。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上述第一端子部件的內側的開口大于上述公端子的截面,在上述公端子進入上述開口內之后,上述公端子進入上述第一端子部件及第二端子部件的接觸部和第三端子部件之間而被夾持。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連接器還包括點擊感增強用部件,該點擊感增強用部件用于使?在上述公端子被上述母端子夾持時所產生的點擊感增強,
該點擊感增強用部件包括由板狀金屬形成且彼此相對置的各一對的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用于連接上述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的前端的凸部,
在進入上述第一臂部之間的上述公端子在上述凸部之間經過而移動至上述第二臂部之間時產生點擊感。
6.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包括從該主體部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向外側延伸的檐部,
上述第二連接器包括:
連接凹部,其用于容置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
框體,其用于確定該連接凹部的周圍;
該框體包括從位于該該框體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的縱框部的內側端緣向內側延伸的檐部,
若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容置在上述第二連接器的連接凹部內,則上述主體部的檐部和上述框體的檐部相配合。
7.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包括從該主題部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向外側延伸的檐部,
上述第二連接器包括:
連接凹部,其用于容置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
框體,其用于確定該連接凹部的周圍;
該框體包括形成在位于該框體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的縱框部上的彈簧部,
若上述第一連接器的主體部容置在上述第二連接器的連接凹部內,則上述主體部的檐部和上述框體的彈簧部相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莫列斯公司,未經莫列斯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289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復疊制冷速凍裝置
- 下一篇:電連接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