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上電復位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71269.2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09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呂海鳳;周文益;趙國良;羅陽;孫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華迅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22 | 分類號: | H03K17/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陳翠蘭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位 電路 | ||
1.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包括三部分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部分電路中第一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100)與第二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200)分別與復位信號脈沖產生電路(300)相接;
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100)包括:
第一偏置電壓產生電路(1),它的一端接電源,一端接地,另一端與第三MOS晶體管(M3)的柵端相連;
第一MOS晶體管(M1),其源端連接到電源,柵端與自身的漏端相連,并連接到第二MOS晶體管(M2)的源端;
第二MOS晶體管(M2),其源端與所述第一MOS晶體管(M1)的漏端相連,柵端接地,漏端與第三MOS晶體管(M3)的漏端相連;
第三MOS晶體管(M3),其源端接地,柵端與所述偏置電壓產生電路(1)的一端相連,漏端與第二MOS晶體管(M2)的漏端相連,同時連接到第四MOS晶體管(M4)的柵端;
第四MOS晶體管(M4),其源端和漏端都與地相連,柵端與所述第三MOS晶體管(M3)的漏端相連;
第五MOS晶體管(M5),其柵端與所述第四MOS晶體管(M4)的柵端相連,源端接電源,漏端與第六MOS晶體管(M6)的漏端相連;
第六MOS晶體管(M6),其柵端與所述第四MOS晶體管(M4)的柵端相連,源端接地,漏端與第五MOS晶體管(M5)的漏端相連;
第一施密特觸發器(3),其一端與第五MOS晶體管(M5)的漏端相連,另一端與復位信號脈沖產生電路(300)復位信號脈沖產生電路的異或電路(6)一端相連;
所述第二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200)包括:第二偏置電壓產生電路(2),第七MOS晶體管(M7),第八MOS晶體管(M8),第九MOS晶體管(M9),第十MOS晶體管(M10),第十一MOS晶體管(M11),第十二MOS晶體管(M12)和第二施密特觸發器(4);所述第二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200)與第一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100)電路結構相同;
所述第三復位信號脈沖產生電路300)包括:
第一反向器電路(5),輸入端與第二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200)的施密特電路的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異或電路(6)的一輸入端相連;
異或電路(6),兩輸入端分別與第一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100)的輸出端和第一反向器電路(5)的輸出端相連,輸出端連接到第二反向器電路(7)的輸入端;
第二反向器電路(7),其輸入端連接到異或電路(6)的輸出端,輸出端連接到第三反向器電路(8)的輸入端;
第三反向器電路(8),其輸入端連接到第二反向器電路(7)的輸出端,輸出端連接到電路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MOS晶體管(M10)的電容量大于第四MOS晶體管(M4)的電容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電壓產生電路(1)和第二偏置電壓產生電路(2)是由PMOS晶體管和NMOS晶體管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100)中的第三MOS晶體管(M3)和第二電源電壓延遲產生電路(200)中的第九MOS晶體管(M9)能在導通和斷開兩種狀態中轉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華迅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華迅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712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電站監測系統
- 下一篇:水渠坡面混凝土襯砌切縫機





